第一百二十九章:东荒城匪患上 (第2/2页)
到着女帝上朝。 半晌。 太监尖锐的声音响起,“陛下到,跪安。” 闻言,满朝大臣跪倒在地,齐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免礼。” 女帝不怒自威,冷目扫过满朝大臣。 帝殷不似以往的意气风发,低着头保持沉默。 刚才那老太监继续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检察院御史李锋上前一步,拜道:“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女帝面无表情的看向他,轻轻挥手,示意其继续上奏。 就在这时,很多依附于帝殷的大臣脸上都变得有些兴奋。 女帝淡淡道:“但说无妨。” “林仓贵为我国督主,却仍然兼顾大夏逍遥王,臣子就应忠君爱国,林督主一臣忠二君,实在令人不解。” 此话落地,所有人目光都朝林仓移去。 北大荒督主和大夏逍遥王。 林仓是该做个选择了。 闻言,女帝依旧表情淡然,看向林仓问道:“林督主,有何解释?” 林仓眉头紧蹙,赶忙拜道:“林仓一心忠于北大荒天地可鉴,愿与大夏周转全是无奈之举。” “陛下圣明,臣原计划助五皇子登基,劝服五皇子臣服北大荒,万没想到南宫天没死,臣的计划只能跑汤。” “臣心里谨记陛下圣言,这才没敢正面拒绝大夏皇帝的好意。” “苍天可鉴,臣并未去京城领去圣旨,足以证明臣的忠心。” 林仓坐在地上,脊背挺直,满身傲骨。 如此慷慨陈词,令人不得不信服。 就在这时,丞相李微上前拜道:“臣在大夏的眼线来报,林督主确实未领那受封圣旨。” 闻言,女帝嘴角上扬,心中暗笑:“总算听话了,朕就不信收服不了你。”
她冷目扫过其他大臣,问道:“其他人还有异议吗?” 有丞相为林仓作保,其他人也不再敢多说什么。 这时,女帝却突然笑了,沉声道:“既然说到了这不臣之心,那咱们便将在场的大臣统统彻查清楚。” 帝暖阳立刻说道:“蓄养私兵就是意图谋反,要是让本宫发现这样的反贼,立刻通通杀掉。” 镇国大将军蓄养私兵的事情,早就传得人尽皆知。 只是所有人都不敢将此事放在明面上谈。 听闻此话,全场陷入一片死寂,他们都知道大公主这话是在针对镇国大将军帝殷。 帝殷垂眸一言不发。 女帝冷声道:“皇儿所言极是,如有叛国者绝不姑息。” 她眼神渗毒的扫了眼帝殷,随后目光落在兵部尚书常静路身上。 感受到女帝阴冷的目光,常静路赶忙跪在地上。 今日清晨,兵部侍郎被关押天牢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 女帝突然喝道:“常尚书,兵部称已解决东荒城兵患,那你自己看看这事怎么解释。” 说着,女帝将急报扔至常静路头顶。 看着眼前一幕,满朝大臣瞬间sao动起来。 从女帝的盛怒中,他们不难猜出东荒城出现匪乱。 另一边,林仓眉头紧蹙。 东荒城? 柳儿所求便是解救东荒城无辜妇女。 常静路颤颤巍巍的爬到大殿中央,颤声道:“陛下圣明,此事皆是侍郎一人所为,微臣也被他蒙骗,根本不知情啊。” 就在这时,一老太监端着文书,弓腰递到女帝身前。 女帝扫了一眼,直接丢在常静路头上。 砰的一声。 常静路顿时头破血流。 女帝冷声道:“这口供上写的清清楚楚,是你收了东荒城富商的银子,故意隐瞒匪患情况的。” 噗通! 常静路赶忙跪倒在地,双目通红,声音哽咽道:“冤枉啊,是那小人栽赃微臣。” 女帝阴沉着脸,轻轻挥手,冷声道:“来人,将常静路关押天牢,严刑审问。” 门外禁卫军闻言,赶忙朝殿内走来,直接拿下常静路。 见状,镇国大将军的党派全都噤若寒蝉。 甭管是兵部侍郎还是尚书都是帝殷的人。 先是大公主侧面敲击帝殷,后是女帝惩治帝殷党派。 很难不引起众人的猜想,这朝局的天是不是要变了? 女帝冷目扫过百官,沉声道:“北大荒海寇作乱,可有谁愿意领兵剿匪。” 女帝这话说得直白,扫视堂下诸臣,但没有任何一人回应。 众人心里都忍不住打鼓,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不过,帝殷党派却有几人蠢蠢欲动。 户部侍郎熊百上前拜道:“臣以为东荒城原是镇国大将军管辖旧地,由他亲自率兵除匪最合适不过。” 有他带头,其余几个帝殷党派也跟着上前应和。 女帝目光冰冷的看向他们。 帝殷则低着头,依旧一言不发。 帝暖阳笑道:“皇城叛乱的事还得靠大将军查清呢,哪能让他去扫匪寇,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她这笑声听得众人毛骨悚然。 原本支持帝殷的大臣,此刻也只能选择闭嘴。 大公主的话说得很清楚,他们根本不想给帝殷离开京城的机会。 这时,帝暖阳继续道:“此次剿匪为何不给年轻人个机会?” “各位大臣与其盯着将军不放,倒不如想想我北大荒有哪些足智多谋的年轻人。” 她说话的时候,那双眼始终落在林仓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