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越来越抢手的王硕 (第2/2页)
相对于施特鲁茨从俱乐部的层面来介绍美因茨,克洛普则是从球队的技战术层面。 他的美因茨主打4231,整体高位压迫,两名边路则是承担了很重要的攻防任务。 克洛普虽说只看了王硕小半场球,但对他在右路的表现印象很深刻。 在美因茨的4231阵型里面,因为有中锋和传统十号位前腰的存在,所以基本不会走逆足边锋路线,或者说,两名前场边路不会同时内切。 简单点说就是,哪一边是强点,就以哪一边为主攻点,另一侧就是打辅助,负责拉开宽度。 这就是战术资源上的倾斜。 几乎所有的球队都是这样一套模式。 想要得到球队的战术资源,那就得拿出更好的表现,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才行。 当克洛普询问王硕更喜欢在哪一侧活动时,他笑着表示,“我都可以。” 言简意赅,又非常自信。 这倒是让克洛普、海德尔等人都有些讶异,但也都不约而同地点头。 自信,这是一名职业球员必须要具备的特点。 克洛普则是表示,虽说两条边路分工不同,但由于4231的战术特点,整体阵型压得比较靠前,所以球员都有机会接近对方的球门。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球员的体能消耗,尤其是边路球员。 进攻要能压得上去,防守要能退得回来,这其实对球员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而这又回到了刚才的问题。 想减少防守投入? 其实也没问题,只要能证明自己在进攻端的价值,主教练就不会要求你过多回防。 要是你能成为球队最不可或缺的核心战力,那主教练就会围绕着你来布置战术,让全队所有人都为你服务。
职业足球的世界很现实。 克洛普认为,自己崇尚进攻,也很需要像王硕这样的,富有冲击力的球员。 “我希望你能来我们美因茨!” 克洛普承诺,只要王硕在青年队适应了德国足坛的环境,就能进入一线队,跟随球队训练,只要表现出色,就有机会在一线队出场。 关于王硕之前提出的,要求50万欧元青训费的问题,美因茨之前已经跟托马斯·埃辛谈过了,对方表示愿意支付这笔款项,但要求分两次支付。 转会完成时,先支付第一笔20万欧元,剩下的30万欧元在2007年1月1日之前支付。 尽管美因茨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法,但谁都猜得到,主要是因为他们没钱。 这其实也挺正常的。 这些年,德国俱乐部的日子都不好过。 强队如拜仁、多特蒙德、勒沃库森等豪强尚且如此,小球队的美因茨就更不用说了。 从某种程度上,现在很多国内的球员不愿意留洋,就是因为国外的俱乐部都开不出高薪,出国冒险赚到的钱,还不如在国内安安稳稳地躺平。 …… 跟美因茨的接触出奇的顺利。 或许,这是因为双方都有很强烈的合作意愿,而且美因茨并没有摆出过高的姿态。 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甚至当场就草签了协议。 这样的进度算是非常高效了。 当然,这份协议还不算正式合同,只能算是双方达成了一致。 接下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根据目前德国足协的规定,非欧盟的年轻球员想要申请参加德丙、地区、青年联赛的参赛证,就必须要先拿到德国长居或居留许可。 澳大利亚、以色列、加拿大、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例外。 其中,韩国和日本是近些年来,两国跟德国积极展开足球青训合作的成果之一。 也就是说,没有居留许可,王硕是没有办法以年轻球员的身份在美因茨踢球的。 哪怕是参加低级别联赛和青年队比赛,都不行。 获得居留许可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工作签证,但问题就在于,王硕要到9月才满17周岁,而德国的法律禁止企业聘用18周岁以下的雇员。 也就是说,王硕在美因茨是拿不到职业合同的。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 想要参赛,就需要居留许可;想要居留许可,就需要职业合同,但王硕又没到法定年龄。 目前来说,王硕只能以青训球员的身份,也就是跟韩日那些年轻球员一样,登陆美因茨。 但这就需要经过国际足联。 自从2001年以来,国际足联对年轻球员的跨国转会就非常重视,格外加强对未满18岁的年轻球员跨国交易的审查,一经发现,那就是重罚,甚至是禁止转会。 而一旦涉及到国际足联,那中国足协就是一个绕不过的坎。 不说别的,没经过足协同意,美因茨是绝不敢签的。 万一足协举报到国际足联,怎么办? 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出,中国在球员尤其是年轻球员的留洋方面,业务配套还是非常不完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