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外强中干 (第2/2页)
/br> “诶,先生何以发笑?” “哈哈哈……我是在笑大都统您呀!” “嗯?” 要知道,现如今在黄巢麾下的几十万人中,敢这么跟大都统说话的恐怕也就只有他赵璋一个人了。 见黄巢似有不悦之色,赵璋这才也赶紧止住了笑声。 “噢,大都统恕罪,在下非是笑别的,而是在笑大都统您当局者迷呀!” “哦,先生的意思是……” 赵璋则只不慌不忙地在对方身旁慢慢坐了下来。 “大都统,大都统您可是怕攻不下那长安城?” “正是!” 黄巢忙点了点头,可赵璋却只一摆手。 “嗳,大都统,如今这长安城又怎么能和当初的宋州相提并论呢?那时的宋州,曹翊之辈乃是哀军穷守、困兽犹斗,可眼下这长安城里的却只是一群惊弓之鸟,坐等着大都统您前去随意宰割!” 黄巢一听只立刻两眼放光,随即赶紧坐直了身子。他一边用手捋着自己的胡须,一边则轻轻点了点头。 “先生言之有理,如此我便即刻下令发兵攻城!” “且慢!” 赵璋却是忙又伸手一拦。 “哦,但不知先生还有何赐教?” “大都统,虽说眼下攻取长安已并非什么难事,只是如此一来却免不了又要大动干戈耽误时日,倘若能兵不血刃就让那长安城自己把门打开,如此岂不更好?”
“什么什么,先生你说什么?” 黄巢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竟然还能有这样的好事,先生不是在说笑吧?” “嗳,大都统,军中无戏言,在下又怎敢说笑?” “如此说来,但不知先生有何高策,还请快快教我!” 赵璋则忙也起身得意地捋了捋自己的胡子。 “在下以为,大都统可先遣一支人马绕过长安城西占领渭水三桥,以此切断城中退路,这之后大都统便可亲领大军前往灞上驻扎,一路上务必大张旗鼓,尽显我军容之盛!今日观阵时,我见那长安城东有一高坡,大都统正可将自己的帅旗高竖于此,然后再命人环城虚插旌旗,日夜擂鼓助威,如此不出三日,我料那城中必会有人前来向大都统献降。” “嗯,妙妙妙!先生果然妙计!”黄巢不禁连连点首道。 旁边黄巢的侄子,也就是他的那个三弟黄揆之子黄万通听后则也连忙笑道:“嘿嘿,待赚开那长安的大门,侄儿便立刻带人杀进城去,替伯父血洗了长安!” “住口!”黄巢却只突然喝道。 对方一愣。 “传令下去,所有人进城后一律不准抢掠、滥杀,再给我张出告示,只叫那城中百姓届时各安其道,不必惊慌。” “伯父,这却又是为何?” 黄巢则只又朝赵璋会心地一笑。 “总之,我要让这巍巍帝都在我黄巢的手上继续稳稳当当‘长安万年’!” 很快,贼军上下便开始行动起来。而刚刚才在北边安邑吃过败仗逃回来没多久的朱温,这下却也不知是又交了什么好运,可能是因为想要急着戴罪立功,所以之前攻打潼关时便显得格外卖力的缘故,眼下心情大好的黄巢也是非但对其既往不咎,更再一次下令急命朱温领兵五千直取渭桥。继而黄巢又让先锋柴存带着他的中军大旗先行赶奔了长乐坡,大将盖洪则被派往夺取蓝田以巩固自己的侧翼。就在这所有的一切全都准备停当后,黄巢这才也终于开始大摇大摆地带人朝灞上进发了。一路上他们是张灯结彩、鼓号齐鸣,此时那黄罗伞盖下的贼军统领黄巢只俨然一副君临天下之感。 果然就在当晚,有人便从长安城中鬼鬼祟祟地溜了出来。很快,那人便悄悄来到了灞上黄巢的大营前。 “站住!来者何人?” 对方则慌忙道:“别误会,别误会,在下是来替我家将军与黄大都统商量献城之事的。” “哦,如此你又是何人?” “在下京师守备詹事——裴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