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6. 道佛争,道宣有意说四禅 (第2/2页)
明白了,这种定不依赖一物,完全虚空,从安般入手,逐渐过渡到欲界定,然后进入未到地定。 莫闲陷入沉思,过了一会问到:“未到地定后,到了初禅?” “不错,应该叫初禅天,不过,未到地定是一道关卡,可能出现定心过明或过暗,坠入旁门。”道宣说。 “何解?” “定心过明时,可见青黄赤白黑等,日月星辰,或见宫殿,久之,可得神通,然而神通是有,但已坠入邪定,过暗则无知觉,陷入如熟睡的状况。”道宣说到。 莫闲皱起眉头,他所说的这种情况,好像是他修行黄庭大道所遇到的情况,难道黄庭大道是他所说的邪定? 又一细想,情况还是不同,那种情况出现得很迟,目前莫闲还没有出现,再说,禅定中没有听说出现胎息,即使出现,一定是在初禅以后,看来,两者着眼点不同。 自未到地定出现,便开始进入初禅天,由未到地定深入,思维便上升初禅天,莫闲明白了,道宣这么说,那****和无色界只是禅定的境界,而佛教徒却认为是真实的,故此说世界是虚幻的。 由欲界六天进入初禅境界,却是进入****二十二天,其中初禅十二天,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各天代表一种境界,粗分三个境界,即梵天、光天、净天合称初禅三天,每一天又分为四种小境界。 广天四层天为第二禅天,即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为第三禅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为第四禅天。 其后还有无****四天,那是四无色定的范畴。 莫闲到此,比较详细地了解四禅八定的修习,如果他弃黄庭之道改修禅法,不是不可能,但两者之间,似乎根本不同,四禅八定完全不问气的锻炼,比如初禅三天中第一天,也就是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 此四天为修四禅定初禅得业清净的过程。 梵身天者,离欲恶不善念念得住于身; 梵辅天者,以离欲恶不善念念择法行之,所行恶行减少; 梵众天,于一切恶行皆择法令不行; 大梵天,不需择法恶行亦不起,始得业清净。 一句话,它们基本上是精神修炼过程,物质在减少,而精神在增加。 而中,虽是存思为主,不过,莫闲现在还未进入这个层次,虽然他已到入静境的胎息层次,已能见到内明的开端,但他还未存思诸神。 莫闲在寻思佛与道两者究竟有何不同,他这一沉思,道宣露出微笑,而卫森却偷偷着急:“莫闲,你的修行以道家为本,莫忘了大道!” 一语点醒梦中人,莫忘了大道,世间万物,都是道的体现,这是莫闲在藏经阁中阅读了无数道家典籍,并且和其他宗教比较,但出道是宇宙的根本。 “我明白了,佛以空为宗,道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分为二阴阳二仪,进而生成四象八卦,故道家以炁为一切根本,炁聚则现形于世间,炁散则归于无形,生死者,炁之聚散,天下无非一炁而已,化为无,归于道。”莫闲哈哈大笑,他终于明白了,在他明白的一瞬间,他身内一动,莫闲不知道,他已悄然提升到内明的层次。 道宣一愣,他没有想到,因为他的原因,莫闲不仅没有转向佛,反而在道的路上更进了一步。 “多谢师兄。”莫闲笑着施了一礼。 卫森也是莫名其妙,莫闲究竟悟到了什么? 莫闲回过头来,向着道宣一礼:“多谢道友,你费心了,让我明白禅定和我修习之间的不同与联系。” “施主能有所得,道宣也为施主感到高兴,世间无非佛法,不是说过,强之名为道,名称不同而已,本质上是一样的。”道宣口中说的漂亮,心中也很好奇,究竟莫闲想明白了什么。 其实,莫闲想通了世界的本质为何,佛以世界为虚幻,而道是世界的根本,超有无而言道,正如道宣所说,道也是勉强命名,只是世界本源和规律,对莫闲来说,世界在他目前层次上,就是先天一炁所派生的,以后会怎么样,只要他不死,他的修行增长,也许他的观点还会改变。 这也就是道,随时而变,是运动的,惟有运动是不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