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_第350章 老资格当道,请回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0章 老资格当道,请回来 (第3/3页)

div id='gc2' class='gcontent2'>

    阎主任连连讨饶。

    连老哥哥都叫上了。

    “这顶高帽子我们可不敢戴。不过病人出了问题,我们只要力所能及,出些力,这是应该的。”华主任这口气也顺了,没有再多什么。

    带着李敬生重新回到急诊科。

    这次,两人没有进会诊室,而是直奔抢救室。

    华主任对于抢救的事情,那是真的不擅长。此刻的真正主力是李敬生。

    但是华主任是骨外科的最高领导,在现场为李敬生把关。

    如果李敬生不知深浅,太过冒险,他肯定会及时制止。

    毕竟李敬生现在可是骨外科的一块金字招牌。

    绝不容许有任何闪失。

    抢救室内,北书记看着再次陷入昏迷的儿子,几近瘫软。

    一名穿着睡衣的中年男子在旁边扶着她。

    这人应该是她的爱人。

    不然,这么扶着肯定不合适。

    “求求你们救救我儿子,要多少钱我都答应。”

    北燕此刻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书记,而是一名心系病儿的母亲。只盼着儿子能够挺过这一关。

    “李医生请回来了。”

    阎主任满脑门子的汗。

    可算是把人给重新请回来了。

    谁能想到孩子前不久用药后有着好转,没过一会,竟然又出问题了。

    北燕现在是悲伤过度,心忧着儿子。

    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她肯定要怪罪阎主任与罗主任两人。

    “李医生,也许你的诊断方向是对的,请你再帮忙看看。我听木主任过,你在呼吸内科方面的诊断也很是厉害。现在孩子的呼吸也变得有些不好了。”

    罗主任同样脸色有些苍白。

    邀功这种事,邀好了就是功,如果孩子没能救活,那就是大过了。

    李敬生走到抢救床前,仔细查看着病童的情况。

    “瞳孔存在扩大,人也陷入昏迷了,呼吸很不好,脉搏微弱,明心跳微弱无力……”

    他转头看向心电显示。

    “室性心动过速!在这之前已经查出肺门有充血现象。现在这是准备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吗?”

    “对!”

    阎主任点头。

    这是,孩子的父亲似乎打完羚话,

    对阎主任道“现在把我儿子转到人民医院,是不是抢救成功率可以高很多?刚才我打电话找了人民医院的一位领导,他很快就会请人民医院心血管领域最顶尖的王维维教授联系我们。”

    孩子的父亲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感觉他的能量不如妻子。

    不过即便他只是个草包,妻子当书记,他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二次强心用药我估计效果会比头一次差。明孩子的病情进展比我推断的还要更快,现在这个情况,哪怕送到人民医院也是九死一生。”

    李敬生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不是他狂妄,更不是逞能,而是正好他在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呼内这些领域都比较擅长。

    看过孩子的情况后,他认为这个孩子的病情控制不住,很可能一都撑不过去。

    最多十几个时就会死亡。

    而且病情越往后进展,抢救越困难。

    “你这个医生怎么话呢?我儿子还活着,得这么不吉利。”

    孩子的父亲本就心烦,对于第二医院抢救不力更是感到失望。现在听到李敬生什么九死一生,如同火上浇油,立刻就发火了。

    “他是李敬生医生,刚才的会诊中,一直是他在积极抢救我们儿子。而且他的诊断似乎比其他专家更准确。”

    北燕拉住丈夫,同时介绍着李敬生的一系列优秀表现。

    “李医生,请您原谅,我先生也是看到孩子再次昏迷而着急。”

    “没事。”

    李敬生摆摆手。

    “孩子硬脑膜下血肿,现在应该立刻排查一下。现在看来,我从一开始就怀疑有可能存在硬脑膜下血肿。”

    罗主任这个邀功侠,又一次冒了出来。

    到得主任医师这一级别,医术水平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对自己的诊断,大家往往都是信心十足。

    现在病情扑朔迷离,很显然,病灶在心脏与心血管的可能正在减。

    大家不由再次把诊断方向瞄准了之前被排除的头部。

    “我建议抓紧时间抽脑脊液检查,再查个血清抗体。脑血肿的可能存在,但是应该比较。”

    李敬生心中对罗主任不由鄙视。

    孩子都已经这样了,还在努力证明自己的诊断是正确的,一点都不尊重客观事实。第二医院的神经内科一直不咋地,这是有原因的。

    神经内科的带头人是这个德行,带出来的科室能好吗?

    几乎绝大多数科室都是上行下效。

    科主任好大喜功,下面的医生护士,多半也差不多。

    那些务实派,只要不与科主任一个作派,多半会受到排挤,呆不长久。

    一朝子一朝臣,在任何单位几乎都适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