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_第376章 血管的改变必有原因,一步到位的检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6章 血管的改变必有原因,一步到位的检查 (第2/3页)


    “如果您有时间的话,可以到我诊所,让我帮您推拿按摩一下。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病变,一般都能取得显着疗效。”

    李敬生很真诚的道。

    鱼老师当初教他的时候,也就四十五六岁,算是风华正茂。

    现在应该五十好几了。

    多年未见,也不知道这位老师有没有变化。

    听声音,还是那么的铿锵有力。

    “嗯,到时候有机会,我去找你。前些日子在新闻上看到你学会了手法正骨,而且水平还很厉害了,我都觉得难以置信。你的导师还有系里的几位老师都在讨论这件事,觉得你特别了不起,为母校争了光。”

    这个评价就很高了。

    李敬生还真不觉得自己的成就有什么了不起。

    至少现在还算不上有多高的水平,也就勉强达到主任级别。

    自称专家都觉得有些脸红。

    他谦虚了几句,与鱼老师结束了通话。

    双方加上微信好友后,没过多久,鱼老师发来了十几张人体头部血管的多个切面图。

    制作标本时,一般会给血管染色。

    静脉染成蓝色,动脉染成红色,神经染成黄色。韧带通常不染色。

    医学生初学解剖时,要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和不适,认真观察血管的分布,以及肌rou、神经的构造。

    复杂一点的血管和神经,往往都是树状分布。

    即便把它们的分布牢牢记住,但是真到了手术台上,给患者解剖时,基本上脑子一团浆糊。

    像李敬生现在得到了多次锻炼,才能做到镇定自若,心中有数。

    他查看鱼老师发来的这些实物图片,认真分析血管的走向与分布。

    鱼老师非常贴心,甚至还特意发过来了一张专门的血管标本图。

    就是那个病人全身的其它组织都被融解掉,只留下血管。包括毛细血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它们就像树根一样,密布于整具人体。

    头部的血管也是极为丰富。

    李敬生赶紧拿来那位女患者的头部影像学检查报告。

    即便做的是核磁共振与ct,但是仍然只能分辨主要组织与血管。

    毕竟现在观看到的也不是动态的。

    真正要查的话,做个mra或者是cta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比之下,他发现女患者的头部血管确实比正常人要更丰富一些。

    难道血管过于丰富也会造成头部病变?

    没听过呀。

    但是患者头部形成的血管网络明显异于常人,这又怎么解释?

    他决定请教一下第二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罗主任。

    尽管不太喜欢罗主任的为人,但是第二医院也就只有罗主任在这方面的水平高一点。

    至于神经外科,那是一个高冷傲慢的科室,感觉比普外科还要更傲慢。

    李敬生至今与神经外科的医生没什么联系。

    心外科、神经外科,都是号称高精尖的外科室。

    这两个科室的医生,普遍有点傲气。

    也确实有牛b的资本。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罗主任,您好,我是骨外科的李敬生!”

    “我存了李医生的电话,你不自报家门我也知道。有什么事情吗?”

    罗主任显得很是亲和。

    “有个病例想要请教一下您……”

    李敬生把患者的情况了。

    “呃……这个问题嘛——我也接触得比较少。不过我认为血管变得比正常人更丰富,如果不是全身血管如此,那就明患者的头部血管发生了一些病变。血管的自我改变能力很强,比如当一根较粗的动脉血管发生堵塞时,只要这个堵塞的过程不是突然形成,那么周围的血管一定会做出反应。

    它们会慢慢代替这根被堵的血管。

    像这种颅内两侧的血管网路变得更丰富,我认为可以查个血管造影看看。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到他们人民医院或者侨邦查一个mra,甚至进一步做个dsa检查。”

    罗主任给患者诊病,从来不手软。

    只要他认为有必要的检查,都会给患者开一遍。

    “好的,谢谢您的指点!我让患者去做一个mra检查看看。”

    “要做的话,最好能够再查一个dsa。我觉得就算查不出问题,至少也能有一些发现。”

    罗主任强调。

    “行,我跟家属沟通一下。”

    李敬生觉得同时给患者申请做这两个检查,家属不一定会答应。

    而且他的诊所也做不了,只能让患者去人民医院或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