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6章 血主任酸坏了,医院直接出手 (第2/3页)
了,当即告辞离去。 “今后常来坐坐啊!我一般都在的。” 血主任在后面叮嘱道。 “会的,这次混了个脸熟,今后有什么问题,也方便随时来向各位老师请教。” 李敬生始终谦虚无比。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血主任眼露羡慕,喃喃自语道“要是咱们骨内科也能出一个这样的奇才,何愁不兴啊!唉,诸位一起加油吧!” …… 李敬生回到门诊继续工作不提。 下班后,华主任已经脱掉了白大褂,穿着西裤与衬衫,打着领带,外面套了一件夹克。 看上去卖相极佳。 医院的主任医师们,其实个个都不赖。 他们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或者出席稍微重要一点的场合,一个个都是气质出众,气场也很强大。 “敬生,还没忙完呐?” 华主任现在都已经很少叫他李了。 特别是李敬生那次去了人民医院会诊那个重症患者回来后,华主任对他的器重程度明显又有所上升。 整个骨外科也就这么一根特别出众的幼苗,器重一点也正常。 “这是最后一个病人了,牵引还需要一点时间。” 李敬生回道。 “我在外面等你。” “好的,我忙完马上出来。” 李敬生回应着。 做牵引分为多种,手法复位门诊做牵引,一般都是短时间牵引一下。 如果是住院部,有些牵引可能需要好几。 这个过程还挺痛苦。 钢钉打进骨头内,用钢索连着,然后按照医生的意图牵拉。 这个过程不能cao之过急,每隔一段时间,医生都会过来查看。发现骨位成功牵引过来了一点,会继续收紧拉索,也有可能会微调牵引方向。 在整个牵引过程中,如果是手部的话,被牵引的手不能动。 一直半抬着。 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有多痛苦。 李敬生摸了摸患者的右手肘关节,骨位牵引还是不够。 眉头皱了皱。 “再往右侧偏三度左右,力道稍微加大一点。” 他当即指挥杨鲁庆做出调整。 “好,好,很好,就是这个角度,力道再加大一点。” “可以了,保持这个力道和方位。晋炎羽,你过来固定住患者的上身。” 现在手下有着几个学生还是挺不错的。 不管遇到的是男患者还是女患者,都有人手固定他们的身体。 手法复位有时候也挺暴力的。需要正骨复位的医生咬着牙发力。 李敬生这次却是缓缓的往前推,然后再往上轻轻一端。 端挤手法运用已经是炉火纯青,有着专家水准。 复位之后,他摸了摸骨。 患者的肘关节骨位已经恢复正常,骨折部位也得到了初步复位。 “接下来可能会有一点点痛,忍一忍啊!” 李敬生跟患者打完招呼,手下暗自用力按压。 直至骨折缝隙完全闭合才满意。 “拿夹板过来。” “刘宪,这次由你来上夹板。难度很高,要好好把握。” 李敬生手下的五个医生,赋最好的是刘宪。 除了个子不高,为人比较沉闷,别的都还不错。 人品方面,暂时观察没什么问题。 但是因为刘宪很少话,所以很难知道他心里面的真实想法。让人觉得他的城府有点深,看不透。 “李医生,上夹板这种事,我也能胜任。” 陈医生在旁边看得有些酸,主动向李敬生推荐自己。 “又不是没给过你锻炼机会,你用点心把基础正骨手法练好,比什么都强。他们四人哪个都比你进来晚,现在也就只有你的基础手法正骨还让我cao心。” 李敬生当着众饶面,这是给他留了面子。 身为大师兄,跟着徐医师学过,现在又跟着李敬生学了很长一段时间。 可是他的水平却比叶辉等人差了一截。 这个差距还在拉大。 也不能完全怪赋不行,主要还是自己定位有问题。 人最怕的就是眼高手低。 本身赋就不好,还老是好高骛远,那能进步吗? “我有练习啊!” “光练还不行,得用心,得专心。你这段时间不要想别的,回家就只有一件事,给我把基础正骨手法练好。一次不要练太多,就练一种。把一种练好了,再练第二种。” 李敬生向他提出改进意见。 “明白!我今回去就按您的做。” 陈医生就这一点好,认错态度很好,但就是坚决不改。 “光明白没用,得记在心上。以后我每隔一个星期考核你一次,必须看到有进步,不然我就得罚你。” 李敬生为了帮他,也是费尽了苦心。 当老师其实是一项劳心又劳力的辛苦工作。 每个学生的资不一样,不但要因材施教,还得了解他们的性格,习惯。 “能不罚吗?我一个月也就那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