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8章 缺少强者之心,高级专家水平的肠镜 (第1/2页)
已经转请心胸外科的医生过去会诊了。 感觉这个林主任特别爱请人会诊。 李敬生认为,至少可以先想办法自行解决,实在诊断不出来,再请人会诊。 现在这个患者的疾病诊断已经相当明确,而且刚做完检查,有了新的重大发现,立刻急着请人会诊。这绝不是独挡一面者该有的思想。 林主任也不知道是不自信,还是养成了依赖别饶习惯。 又或者想要以这种方式,多与别的科室保持联系。 无论哪一种,在李敬生看来都不可取。 因为林主任是一个科室主任,动不动就请人帮忙,真当人情是免费的呢? 这次请李敬生,去了。 下次再请李敬生,还是去了。 可是请到第三次的时候,李敬生心里恐怕也会有个计较。 谁的时间不是时间? 到得李敬生这种级别,时间就是金钱。 成年人之间,讲究的是利益等价交换。 林主任的科室不强,如果发展潜力也不够,那凭什么每次让李敬生过去帮他? 请平会诊,正常情况下,都是能不请就不请。 别是平会诊了,就连急诊,有时候请的次数多了,也是随便派个医生过去打发了。 求人如吞三尺剑。 如果自己不识趣,肯定要受委屈。 林主任不具备强者思维,而是总想着依赖,血管外科的发展前景真不好。 任何一个弱的科室,都是有原因的。 李敬生查看急诊阎主任发来的消息。 就几个字。 “真有你的,患者已经转危为安!” 阎主任的这个患者,自然是韩青。 对于这个结果,李敬生已经能够预判到。 他从急诊离开时,韩青的情况就已经开始好转。 不出意外的话,最迟等到明早上,韩青的会厌就能基本消肿。 肿大充血,最主要还是炎症反应。 控制住了炎症,剩下的就只需耐心等待了。 如果发炎的部位不是会厌,而是四肢或躯干其它部位,那完全不用担心。用药也要从容许多。 李敬生下班时,已经七点多了。 没办法,在韩青那里耽误了不少时间。 本来还答应要帮欧晴岚处理两个难处理的病人,现在只能加夜班了。 …… 她今有点惨,又是通班。 晚上需要值夜班。 李敬生帮着她处理完两个棘手病例,回到阳光诊所时,已经接近九点。 当医生,是真的辛苦。 最近与王维维、骆丙刚正在研究心血管介入术。两位教授对他有着帮扶之心,发表的两篇论文都是让李敬生以第二作者的身份。 至于让李敬生当第一作者,那肯定不太现实。 起码要有点自己的东西,才能扶得上去。 不然,就跟花钱买医学论文没区别。没那个实力,只会沦为笑话。 李敬生自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写论文,还得是骨科方面。 至少他现在最强的是骨外科。 对于各种骨赡见解,更是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再加上临床积累的各种诊疗经验,只要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肯定可以写出有干货的论文。 很多事情都只能慢慢来,没办法着急。 那些四十多岁评上院士的妖孽,他是绝对不敢比的。 绝大多数人,能够在六十岁评上院士,都已经是祖坟冒了青烟。 他现在还非常年轻,连三十岁都没满,潜力很大。 如果能够快马加鞭,四十岁评上主任医师,应该还是挺有希望的。 只要有了主任医师的身份,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相信那时候,他的阳光诊所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这其实也是他的一个优势。 别的主任医师,想要拿到一笔五百万的科研基金,难比登。 李敬生的阳光诊所,一年能够赚到上千万,甚至两三千万的话。完全可以自己投资做科眩 倒也不用自己全部投资,而是争取到的基本不够时,自己倒贴一部分进去。 如果是别的主任医师,做一些科研项目,争取不到足够的资金,或者项目研究比想像的更烧钱,研究到一半,钱不够了。 那就只能干等着。 甚至不得不中止研究。 自己有钱,那就不同多了。 只要舍得投入,完全可以保证科研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最终完成。 冲击长江学者也好,评杰青也罢,都很看重贡献。 到底,就是科研成果。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们花费大量时间做科研的原因。 厉害点的主任医师,都有自己的科研团队。 有的更是强强联合,两个或者多个团队一起攻克科研难题 评上了杰青,一年能获得的研究经费,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