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_第472章 营养调理的最佳时机,请中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2章 营养调理的最佳时机,请中医 (第2/2页)

吗?”

    李敬生充满担忧的问道。

    化疗与放疗,都宜及时进行。

    可以这样理解,手术后,把癌细胞杀得丢盔弃甲,七零八落,只剩下一些散兵浮勇。

    这时候一鼓作气,把它们清理干净最为容易。

    如果等它们站稳了脚跟,重新集结成了队伍,再想消灭它们可就难了。

    但是手术后,病人的身体受到很大创伤,同样处于虚弱状态。

    这时候放化疗,对病人而言,如同雪上加霜。

    理论上来说,放化疗只要病人的身体允许,宜早不宜迟。

    “说实话,现在进行营养调理,时机已经不算太好。我也只能是尽力而为,最终的结果很难说。”

    她对最终的结果并不乐观。

    这也让李敬生的心头浮上一层阴影。

    癌症的攻克,一直是人类医学上的一个难题。

    “李医生如果认识高明的中医,也可以找中医帮忙。至少这位病人目前的情况,有中医帮忙调理肠胃,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肯定乐观很多。”

    牧音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找一位高明的中医帮忙,这让李敬生感到十分意外。

    她留过洋,学习的医学知识也基本都是西医那一套,没想到她竟然会认可中医。而且还是高度认可的那种。

    “中医能解决这事?”

    李敬生的印象中,在很多西医眼里,中医都是一个贬义词。

    中医治疗等于安慰药剂。

    这是很多医生的真实想法。

    “李医生的手法正骨医术那么高明,我还以为你与中医的渊源很深呢!看来,你对中医的了解比较……浅呐!”

    牧音本来是想说肤浅,但是觉得有点像是骂人。

    于是改为了一个浅字。

    “我对中医确实了解得很少,至于手法正骨,算是中医里面的一个伤科吧!”

    李敬生有些汗颜。

    他其实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西医,也是因缘际会,最终愣是被打上了中医的标签。

    在手法正骨领域,正好又做出了一点成绩,这就让外人认为他更像个中医。

    本身开诊所的医生,大多数都是中西医结合。

    因为病人会有这方面的需求。

    “懂了。你就只精通中医里面的手法正骨,对于别的不太擅长,是这样吧?”

    “对头!”

    李敬生连连点头。

    “等会吃完饭,我先去看看病人的实际情况。如果你有认识的中医,可以请过来共同商量一下。治疗任何一位癌症病人都比想像的要难。中西医结合,我认为这是目前能够攻克癌症,治愈癌症的可行方向。至少我知道的成功病例,基本都是走的这条路子。

    那些只使用西医治疗的病人,很多都没能撑过两年就走了。”

    牧音肯定不会乱说话。

    她在人民医院,平时接触的病人、医生,都很多。

    可谓是见多识广。

    她既然认定中西医结合是攻克癌症的有效手段,那说明她看到的成功病例有不少。

    “牧音,听你这么说,你应该认识不少高明的中医才对。要不,你帮忙介绍一位,行吗?费用方面好商量。”

    李敬生平时并不会直接在经济上帮助患者。

    因为需要帮助的家庭太多了,想帮也帮不过来。

    但是这次,那一家子有着让他值得帮助的闪光点,如果钱不是很多的话,他可以帮着承担一部分。

    请中医的出场费,按理说,应该不会太高。

    但是一些厉害的中医,这就难说了。

    “我也只是从病人或医生的口中听过那些中医的名字。有的已经作古,有的根本不是我能请动。这个忙,我真是爱莫能助。那些抗癌成功的病人,很多都是通过各种关系,请到了厉害的中医为其专门开方调理。

    也不是一次开方就能搞定,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不断调整。

    一般有点水平的中医根本不会答应。

    三脚猫中医,请了也没用。”

    牧音说的倒是实话。

    半吊子中医,水平有限。

    可能连诊脉都没琢磨明白,请过来也是白搭。

    高明的中医,通常都有稳定的病人,而且身份往往不低。怎么可能为了一个陌生病人,耽误大量时间过来诊断开方?

    再说了,给病人开方用药,风险不低。

    人家有身份有地位,也不可能为了赚这点诊费冒这个风险。

    “要说中医,水平厉害一点的,我好像还真认识一个。”

    李敬生想到了金匮诊所的叶医生。

    感觉她应该是有点真本事的。

    至少在她那里配的骨伤药特别好用。

    还有那个凉茶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