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估息治疗基本是死刑,内镜创新之路 (第2/2页)
,他必须尽可能的积攒大量生命值,确保永远能在危机降临时爆发。 他把医术属性面板看过后,决定暂时不升级任何医术。 至于医生等级,达到主任医师后,已经够用了。 尽管现在只是三级主任医师。 有这个等级,基本足够了。 以后攒下了更多的生命值,再考虑把等级继续提升。 他打开电脑,开始上网查询一些关于内镜技术的相关资料。 虽然各大医院的医生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赢得在医学界的地位。但是能够借鉴学习的并不多。 甚至有一些,在他看来就是沽名钓誉。 内镜手术最早起源于国外,按理说,肯定是国外最先进的几个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最为成熟。 他进入医学网站,检索相关的国外内镜文献资料。 找到了不少干货,但是他都已经学习过。 仿佛内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世界都陷入了一种近乎停滞不前的状态。 李敬生的眉头皱了皱。 国人特别勤奋,而且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两大人种之一。 还是看看国内医生们的创新。 他开始从一堆的‘垃圾内镜技术的文章’中搜索着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还真别说。 换了一个思路后,他明显开始有一定收获。 其中一位县级医院的医生提出电凝标记的好处。 内镜手术处理病灶,通常有多种方法,电凝和电切,应该是用得最多的方式。
现在的射频消融也用得比较多。 反正都是各有优缺点。 电凝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防止出血。 电切则对凝血功能有障碍的病人不太友好。 做内镜手术时,用电凝的方法标记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以前也看到有医生提及过,但是并没有这位县城医生运用得这么精深。 李敬生顺着这条思路琢磨开了。 电凝标记肿瘤,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如果在这个肿瘤四五毫米的边缘处做一圈的电凝标记,不就能够很好的确保把肿瘤切干净吗? 李敬生的思路打开后,眼神变得晶亮。 他不是什么外科天才,但是他的思路一直很灵活。 “把病灶标记的问题解决了,确保手术时能够干净切除整个肿瘤,既不会多切,也不会少切。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需要分块分段切除,仍然有可能造成病灶残留。 有没有办法能够把整个肿瘤完整的剥离呢?” 内镜存在一定局限性。 它不像传统手术,因为它的体积本身就比较小。 就好比拿着一柄刃口只有一厘米的刀子,要把一块巨大的猪rou一次切开,这根本办不到。 李敬生绞尽脑汁的思索着。 他不再寻找内镜方面的文献资料,而是搜索如何把肿瘤整个完整剥离的资料。 不得不说,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 全世界的医生那么多,留下的许多奇思妙想,让人拍案叫绝。 他也是东学一点,西学一点。 博采众家所长。 当年很多位中医大家,还有西医大佬,都用这个办法完成了医术的脱胎换骨。 甚至称得上蜕变。 李敬生像是冥冥之中有人在引导着他一样,自然而然的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老板,这么晚了还在忙着学习呐!” 文天齐一向不怎么加班。 今天却是下班非常晚。 阳光诊所的员工加班制度,李敬生一向不鼓励他们加班。 但是该拼时,员工们都愿意去拼。 因为老板从未辜负过他们。 比如小高,当初为了把线下售药业务做起来,拜了N个干妈和干爹,下班后更是打了无数个电话给潜在客户。 小高的付出,获得高额回报。 工资直接成为了诊所最高的一人。 不过现在已经被文天齐超越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的贡献大,谁就拿得多。 文天齐当初加入阳光诊所时,与李敬生有约定,他要拿提成。 阳光诊所的线上业务,也因为有了文天齐的加入,再加上两位客服妹子的努力,步步高升。 他们都获得足够高的回报。 “我想研究一下内镜技术,看看能否创新。你怎么也还没下班啊?” 李敬生笑着问道。 “您不是给我交代了一个任务吗?这是我查出来的本市从事高端医疗业务的明细表。哪家医院,哪个团队从事哪些高端医疗业务,都写出来了。也许还有一些漏掉的,只能以后再慢慢调查。” 文天齐这人做事有一股子轴劲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