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3章 最难治的寄生虫之一,肠下打一条隧道 (第3/3页)
ss='gcontent2'> 为他们制定最靠谱的治疗方案。 这个患者还存在一个问题,因为是女患者,前段时间得了厌食症,都是减肥给造成的。 现在她的身体营养状况不太好。 做完结肠手术,就算恢复快,也需要三天左右才能慢慢恢复进食。 如果排气情况不理想,时间可能更长。 这期间,光靠静脉营养输液,肯定不如自己吃东西好。 还有一个问题,长时间不进食,会加重她的厌食症,会导致患者的肠道功能慢慢退化。这些都是手术可能带来的负影响。 “这例肠癌手术,倒是挺适合我新构思内镜手术方法。直接在黏膜下进行手术,可以最大程度的把患者的手术影响降到最低。” 如果在黏膜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等于并没有伤害到肠道的内壁。 主要是肠道的外膜层与肌层有创伤,但是内部的黏膜层一直是完好的。 李敬生琢磨开了。 在上次发明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基础上,这次从肠道外面做内镜手术。直接从病灶部位打孔,切开,风险很大。 因为他不但想要保护好患者的肠道黏膜,而且要确保把肿瘤切干净。 完整剥离,就能确保切干净。 从远端打孔? 距离病灶有一定距离,在远处造一个切口,根本就切不到肿瘤那儿呀! 李敬生沉思着。 盆子里的饭,渐渐凉了。 几个学生看到老师在认真思考问题,谁都不敢打扰。 他们的师娘没在这里,不然肯定会让李敬生赶紧吃饭。 李敬生冥思苦想。 上次巧妙的借用生理盐水点注,让病灶边缘隆起来,方便准确剥离整个肿瘤。这个方法是否可以另类使用呢? 渐渐的,一个绝妙的办法在他的脑子里面渐渐成形。 “叶辉,帮我把饭倒一下。” 说完,他直奔实验室。 准备先拿一只小白鼠实验一下。 几个徒弟看着李敬生匆匆离去,均感到很疑惑。 “老师平时从不浪费食物,今天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应该是有急事吧!” “咱们要不给老师弄两个鸡腿回去?他又要教我们手法正骨,又要给病人治疗,还得去一些科室帮忙,老师太辛苦了。今天饭都没吃饱就走了,我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 叶辉到底是个女孩子。 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 这一点,用在女徒弟对待师父,似乎也是通用的。 李敬生进实验室后,取来一只小白鼠,解剖后,对它的肠道进行注水实验。 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黏膜层与黏膜下层被分开。 一条通道形成了。 “这个方法果然可行。内镜的导管也就三毫米左右,利用生理盐水冲出一条很小的通道就足够了。到时候,不就能够实现从肿瘤远端入路,同时又不会破坏肿瘤的完整结构,借助盐水冲洗出来的通路,顺利让内镜导管抵达病灶位置。” 李敬生一阵兴奋。 在实验室又进行了多次实验,他发现技术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注水太快,会直接导致黏膜破裂。 太慢,冲不开。 必须保持水流的冲击力适中。 因为是微创,手术的切口位置也要选好。 …… 两天后,内镜室内,李敬生正在全神贯注的为患者做着早期肠癌切除术。 选择内镜手术的方式。 而且是他最新创造的一种全新手术方法。 如果成功,今后很多消化道肿瘤病人,都将可以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要知道,有不少病人查出消化道肿瘤后,因为种种原因,传统手术切除的风险非常高。所以成为手术禁忌症。 也就是无法手术解决。 李敬生要做的,就是把手术禁忌症的范围大幅减小,统统变成适应症。 随着生理盐水在患者的肠道黏膜层下面不断冲刷,生生冲出了一条通道。内镜导管也得以一点点顺利前进。最终抵达肿瘤所在位置。 最难的难题解决了。 接下来的手术过程反而变得简单。 只见他利用之前已经尝试过三次的成功术式,把病人的肿瘤一点点剥离。 然后切除。 当患者的肿瘤被完整取出时,内镜室内,响起一片欢呼声。 大家再一次见证了团队队长的创新,并且获得成功。 “敬生,我发现真是越来越佩服你了。把内镜手术与传统外科手术完美结合,真有你的。” 连涛为之惊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