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借钱到手 (第2/2页)
/br> 杨芳心说真是个小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 “小羽,我们知道一时半会弄不起来,这样,我们手里的钱先借给你,你可得给我们打借条啊。” “亲兄弟明算账,借条必须打。” “行,我给你拿钱。” 杨芳从床的里面褥子下边拿出一个包着东西的手帕,看样子是早已准备好了的。然后递给百羽: “这是两千二,一部分是我从同事手里借的。” 随后又拿出钢笔和信纸和印油,又放在茶几上,看样子也是准备好的。 百羽把钱数了一遍,杨芳不知数了几遍,肯定不会错的。 百羽把钱放在茶几上,拿起纸笔写借条: 借条 今收到葛耀祖、杨芳现金二千二百元整,作为周转借款。期限半年,利息按百分之四计算,到期付利息八十八元。 借款人王庄王百羽,抵押物为城关公社齐家湾的房屋院落一处,如果王百羽无法按时归还借款,房屋归葛耀祖杨芳进行处理。 立字据人:王百羽,年月日。然后按手印。 杨芳一看借据写得有模有样,把收据收起来。 “行了,把钱收起来吧。看你还挺懂规矩的,以前你向别人借过钱?” “没有,写个借据而已,我在书上看到过借据怎么写。” “哼,大菲肯定写不了。我也不问你了,现在可以说说还可以干什么活了吧?” “活儿多了。比如,农具里耙子,让铁匠把耙齿和连接的铁箍打出来,用电焊一焊就行,要是让铁匠弄就太慢了。
再比如,村里的拉拉车的轮子辐条特容易坏,我们要是用钢筋代替辐条焊起来,你说人们还不是抢着买? 还有,现在独轮车都是木头的,不结实,木匠做起来也麻烦,咱们要是用铁的,加工起来是不是特简单? 农村种地,特别是山区需求量是不是很大?不光农村,就是建筑队也大量需要,你说咱们要是加工出来能不能挣钱?” 一连串的反问,让杨芳和葛耀祖心跳不断加快。激动,能不激动?这个王百羽脑子里是怎么长的? “小羽,你给我们当干儿子吧,到时咱们也是一家子了。我们也不让你吃亏,你葛叔也巴不得呢。”杨芳又在旧事重提。 “这我也得跟家里大人商量一下,咱们先说正事。这次又加工了两辆三轮车,先把钱给你,葛叔。” 说着,百羽把钱数出来放在小茶几上。 “你们要是能借到钱,就多借些,我多收购些废铜废铁,肯定是很赚钱的,比给出的利息肯定要多,我也能多赚点,你们也能挣点,借给咱们钱的人也能多落点利息。咱们三方面都不吃亏,应该算是好事吧。” “你多少钱都借?到时你能还的上?” “多少我都借,越多越好,我手里的钱越多,我挣的钱就越多。我手里的钱也不是一下子都花完,手里肯定有周转资金,三个两个的人要钱,我马上就能给他,只要不是这些人在同一天要钱就行。” “行,你考虑的很周到。我们再向周围的同事问问,看看能不能再借点。” “今天我是酒饱饭足,就先回去了,这辆车子就放在这,我走着回去。” 百羽站起来向葛耀祖两口子告辞。 走出外间的时候向大菲、小菲打招呼: “大菲、小菲,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哦。” 两个人给了百羽一个白眼。 回到家,母亲一个人在家里纳着鞋底。 “娘,吃过饭了吧。” “吃过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吃过没有?” “下午坐火车回来的,有点事在别人家吃了点饭。” “吆,你还是不是我儿子?连吃饭都不回来吃了?” “娘,看你说的,刚才不是说了么,有点事。” “你姐呢?” “我姐不是才走么?你非要让她天天回来啊。” “我现在没法做饭了,一做饭就做多,老是吃剩饭。” “今天王兵也回来了,他要找我,就让他到青山家。” “早来过了。现在肯定在青山家里。” “那我过去看看,明天我和王兵还要回县城那边。” 青山家,人都在,罕见的安静。一帮人没有写作业,也没有人锻炼身体,更没有人吵闹。 “怎么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今天怎么这么老实?” 王兵也在,坐在炕沿上没说话。 “正等你呢,你又跑到哪里去了。你回来也见不到你的人。”王剑埋怨道。 “怎么了,二哥?今天到先锋厂去卖鸡蛋了,不顺利?” “顺利,还是让王军说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