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战国四名将~人屠白起 (第2/5页)
,自然,兵员数量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秦人很勇敢,但最让白起担心的还是驻扎在联军侧后方的魏武卒。 魏武卒是魏军精锐中的精锐,训练成本非常高,光是护甲就有三层之多。 腰部、小腿、大腿、颈部、胯部 等重要部位均覆盖着厚实的铠甲。 远程攻击时,魏武卒依靠十二石弩克制敌人突进;近战时,他们又用长矛在自身安全距离对敌人进行戳刺。 可以说,魏武卒的攻击力和防御力都堪称完美。 魏武卒 那么,秦军的优势是什么呢? 除了打仗不要命以外,秦军最大的依仗就是令六国军队胆寒的秦弩 秦国的开局是非常艰难的,周赧王在东周灭国时曾大声疾呼:“秦君安敢忘弼马之恩?” 试想一下,一个替周王养马的人能分到什么好地方,要人没人,要矿没矿,还整天和戎狄比邻而居。 说白了,无非就是替山东六国看看大门罢了。 这种情况直到秦昭王大举东征,占领了韩、楚两国的大量资源后才得到改善。 因为起步晚,秦国不可能像韩、魏那样大力训练重装步兵,只能另辟蹊径,从武器方面弯道超车。 和其他六国的弩相比,秦弩的弩机轨道非常短,适合中短距离射击。 每一个弩兵的箭袋至少有100支弩箭,而六国的弩兵箭袋最多只有50支。 试想一下,当你正伸手摸箭袋却发现没箭可用时,一转头发现对方已经射出了下一支弩箭,尴不尴尬? 别忘了,那个时候可没有准星,放空箭是常有的事,因此,多备点弩箭,容错率将大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秦军的作战方式极为特殊。 韩、魏等国继承了春秋时期喜欢打人海战术的习惯,动不动就让十几万人扑上去,恨不得一人一口唾沫就把对方淹死。 但秦军不一样,他们作战灵活性很高,喜欢打小规模团战,这种作战方式和秦人剽悍的民风十分契合。 因此,尽管秦军人数不占优势,但胜率极高——这也为之后白起能打赢这场仗埋下了伏笔。秦军最小作战单位:伍 让我们重新回到伊阙战场。 现在的局势,看起来是魏韩联军围攻函谷关,但实际上,他们已经被白起给反包围了。 白起知道自己人数不占优,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硬碰硬,而是在魏韩联军的正面布下了疑兵,秦军的主力则悄悄绕到了联军的背后。 秦军主力绕到背后 本来还打算让韩军当炮灰的公孙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魏军大多是重装步兵,阵型一旦布置好就很难掉头。结果,魏军大后方的辎重、粮草完全暴露在了秦军的攻势下。 此时,秦军的机动作战能力大显神威。 秦军以百人为单位,长矛兵在前,弩兵紧随其后,先是烧绝了魏军的粮草,然后就近占据魏军战车,以最快的速度破袭魏军军阵。 秦军包抄魏军后路 拱卫中军的魏武卒结成方阵,试图阻挡秦军的破袭。 但狭小地带根本就不是魏武卒的主战场,反而是灵活作战的秦军占据了主动权。 虽然秦军并不能突破魏武卒的防线,但魏军中军大乱,显然已经兵败如山倒了。 魏军和韩军已经被两面夹击了 魏军主帅公孙喜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当他观察完战场形势后,依然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 白起竟然围师不留阙! 所谓“留阙”就是我们常说的“网开一面”:春秋战国时期,但凡是打包围战,一定会在某个方向留出一个缺口,目的就是为了瓦解敌人的斗志,防止他们因为身陷绝境而死战。 但白起却不按套路出牌,他把魏韩联军包围得死死的,并不断地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白起开创“围师不留阙”的先河 难道白起犯了兵家大忌? 其实,白起的想法很简单: 魏韩联军已经没有了粮草,即便是死战,战斗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此时网开一面,那么就如同放虎归山一样,后患无穷。 公孙喜和白起,一个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信念,另一个抱着“斩草除根”的想法,展开了最后的对决。 这个战法后来被白起运用到了“长平之战”中 这天,公孙喜下令将剩余的粮食全部集中起来,全体将士饱餐一顿后,便整顿好装备列阵出营。 此时,留给魏军唯一的活路就是向北突围,而北边,白起所率主力正严阵以待。 既然是决一死战,公孙喜就顾不上那么多了,两军刚一交锋,魏武卒和魏骑兵就以雷霆之势直扑秦军。 公孙喜在最关键的时候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此时的秦军大后方非常空旷,假如魏军能凭借车兵和骑兵的机动性绕到秦军的后面,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还不好说。 但公孙喜选择了硬碰硬,妄图凭借一鼓作气之勇杀出一条生路,只要秦军避开这一轮的攻势,那么魏军的士气就会像《曹刿论战》里说的那样: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伊阙地形:魏韩联军被困在盆地,只能向北突围 果然,魏军兵锋一到,秦军就散开了阵型。 秦军将魏军大军团切割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