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朝代_第八十七章秦:嬴虔,嬴疾,赢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秦:嬴虔,嬴疾,赢华 (第4/4页)

的身份入朝参政。

    等到秦惠文王继承秦孝公统治秦国的大权后,就升樗里疾为秦国右更之职;派他率领秦国军队对魏国展开进攻。这场秦魏对战,自是以樗里疾取得胜利告终。而后秦惠文王又先后任命他率军去攻打赵国和楚国,樗里疾都是拿着敌方大将的人头赢得了胜利;所以秦惠文王很是器重他没有再想要取了他的性命。就这样,樗里疾凭借着出色的带兵打仗的能力获得了一场又一对战的胜利;得到了很多的战功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从而使得秦惠文王对他越来越赏识,不再注重他带来的威胁留了他一命。不仅大加赏赐和赞誉他,还扩大了他在严道的封地;让他尽心为秦国效忠。

    当秦惠文王逝世后,秦惠后的嫡长子赢荡成为秦国下一任君王;秦武王执掌秦国的时候到来。而这时秦武王仍然没有要取樗里疾这位位高权重的王叔性命的意思,继续重用和厚待他;把他晋升为秦国的左丞相与甘茂这位右丞相并肩。可能是父子血脉相承的关系,秦武王跟秦惠文王一样本质都是很高傲之人;不然怎么都想着把公改成王。虽然公和王一样都掌控着一国之权势,但是秦惠文王觉得称公没有称王来得霸气;所以至他那代起秦国侯王的谓称就是以王结尾。并且为了让秦国官吏体制的称呼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秦武王还独创了丞相这一官称;这官职实质的权力跟国相一般无二。

    其实三代秦国君王对樗里疾都很看重,可不是因为他们的血缘关系;而是樗里疾具有一颗忠于君王为秦国开疆拓土的诚心。所以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才会如此信任他,给他封了很高的职位一点都不怕他谋反。而秦国也正是又了樗里疾的存在,才使得秦国的江山社稷能够稳固不怕宵小来犯秦国。而且樗里疾可不仅仅只是在军事上很有能力,他在外交游说上也有出色的表现。当初就是因为他外出游说他国,才让秦国免于了几场大战;为秦国保留了不小的资源和财富。若是这样一位忠君爱国的樗里疾他们都容不下,那么秦国的江山又何以为继。

    自秦武王死之后,他的庶王弟秦昭王继承了秦国的大宝。由于秦昭王继位时还尚且年幼,所以就有其母宣太后芈氏暂掌朝政。而樗里疾依旧被宣太后重用,给他高官厚禄对他很是信任。小编觉得樗里疾他忠的是秦国,只要秦国能够越来越好他就愿意永远也不去争夺王位。因为若是他选择夺取王位的话,秦国内部绝对会掀起一场混乱;使得其他国家有趁机霍乱秦国的机会。简直不亚于让秦国走向毁灭,这种结果绝对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秦武王死后,秦昭襄王即位,赢疾的地位更受尊重。樗里子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本身足智多谋,还体现在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这一点上。

    秦昭王曾派樗里子帅兵攻打卫国蒲城,蒲城属于卫国,卫国的兵力较秦国实力悬殊,如果打仗,一定会惨败,于是卫国官员请求谋士胡衍劝说樗里子放弃攻打卫国。

    胡衍替卫国求情:“蒲城之于卫国是最核心的地方,如果攻打蒲城,那卫国肯定会寻求魏国的帮助从而归附与魏国,魏国有了蒲城的结果是什么?肯定会强大起来,这样下去,魏国的强大不就给秦国带来隐患了吗?为了攻打卫国而助长敌国的气焰,这一定不是秦王希望得到的。”

    樗里子一听胡衍所说确实如此,于是放弃了攻打蒲城。因为胡衍的功劳,卫国免于战争,赏赐给了胡衍不少好处。

    此外,赢疾除了大秦帝国的丞相之外还有一个有趣的身份,风水界宗师,被后来业内人士定义为神一样的存在。

    原来,秦昭襄王去世后7年,赢疾临终前预言:“我死后一百年,我的墓地将会成为天子的宫殿。”谁知百年之后,西汉的长乐宫和未央宫真的将坟墓葬在赢疾墓的周围。

    赢疾还真是多才多艺,上辈子一定是个埋没了的预言家,自己一不小心吹过的牛逼竟然有了一个完美的解释,后来有记载,樗里子的《青鸟经》成为了流传至今的风水宝典。

    公子华,即赢华。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之弟。赢华善武,为秦惠文王时秦国大将。秦楚大战,赢华为回救咸阳,突围,力战而死。史料上对此记载较少。

    赢华,他又被叫做公子华。他的出生日期不详,有人根据一些史书,推测他是秦惠王的儿子,实际上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秦惠文王有两个儿,一个是秦昭襄王嬴稷,另一位就是秦武王嬴荡。嬴荡死于一场意外,之后的嬴稷是在权臣的扶植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并且为秦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很多人认为赢华是秦惠文王的儿子,但是根据史书指出,秦惠王即位的时候,赢华都二十几岁了,那就是说赢华和秦惠文王的年纪相仿,那么赢华就决不可能是秦惠王的儿子,最合理的推测应该是,他是秦孝公的儿子之一,或者是宗室的公子。这样推算,他的身份应该就是秦惠文王的弟弟。

    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多,关于他的记载都是表现他善战的一面,在周显王扁四十一年,赢华和张仪二人便率领秦军围攻魏国之邑蒲阳,并且一举攻克。公元前312年,秦败魏、韩、赵三国后,形成以秦与魏、韩为一方,齐与楚为另一方的两大集团对立局面,这个时候秦王朝又派赢华前去控制局面,也就是在这场征战中,赢华在与楚国的征战中,为救咸阳,而牺牲在战场上了。

    华在秦国,也是声名远扬,被称为秦国的第一战神,他的成名是要早于之后的秦将白起和汉代的韩信。

    而在当时秦国和魏军的一场战役当中,秦惠文王带着赢华以及随行的只有十几个护卫,而后面却有数百人的魏军追击。但是秦惠文王却成功的从这些当中逃生,这主要是得益于当时的赢华能够以一人之力抵挡几百人因此保卫秦惠文王,也让秦惠文王看到了赢华身上的军事才能以及忠心。而在当时秦国迅速强大,在经历了秦孝公,秦武王和秦惠文王的励精图治以及长年的军事积累,实力已经足够让其他六国感到威胁。这个时候其他各国纷纷叫嚷要联合起来讨伐。

    而当时实力最强的魏国的呼声最高,面对这样的情形,秦惠文王听从了张仪的建议,擒贼先擒王,先解决在联军当中实力最强的魏国。这个时候选择一名大将就成了一个难题,秦国的军队已经是当时最强的部队,然而再强的部队也需要一位出色的将领,这个时候赢华临危受命,和张仪一起去铲除这个对秦国一统天下而言最大的威胁,拥有出色军事头脑的赢华也没有让秦王失望,在幕僚张仪的帮助之下,赢华最终一举打破魏军。

    而随着秦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秦国和其他诸侯列国的正面冲突再也不可避免,最终在秦楚大战当中赢华率军出丹阳城迎战,然而却遭到了楚军数千人的围杀,但是赢华却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奋勇抵抗。赢驷得知之后立马派人前去营救,然而还是晚了一步。当援军赶到的时候,赢华已经被用长矛杀死,而赢驷也痛失一位大将。

    不过赢华虽然战死在沙场,但是他却一把培养了在秦惠文王后期为他攻城略地的一位勇将白起。这也让秦惠文王在后期带兵遣将上有了主心骨。而白起也没有辜负赢华和秦惠文王的期望,成为一代战神。纵观赢华的一生,都在为秦国的强大征战。不仅如此,他还带出了一位勇将。作为为大秦鞠躬尽瘁的赢华自始至终都在为秦国考虑没有为自己生命和利益考虑。无奈英雄短命,过逝太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