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西北望 (第1/2页)
华山被称作“华夏之根”。 北瞰黄渭,南接秦岭山脉,与黄河一同孕育了华夏民族。 秦始皇首祭华山,到唐朝道教兴盛道徒们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江野装备齐全,夜晚徒步,这五岳最高的“奇险天下第一山”,他前世就想来见识一番。 倒没什么像“诗圣”老杜那样中年望岳的失意伤神,虽不得仙人九节杖,可咱能乘索道啊! 之所以行经太华,体验一遭,纯粹因为他上辈子是个武侠迷。 记忆里那些经典TVB电视剧,自习课不务正业看小说,一整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有时难免被班主任后门发现,书让没收还得挨训,关键她也不还给你…… 哎,武侠诓男人,言情骗女人。 在江野幻想自己能成为大摄影家之前,他的古早中二设定就是快意恩仇的浪客游侠,粗布麻衣,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执剑走天涯,千里不留行。 前世金庸先生曾被邀请到华山上,写下“华山论剑”四个大字。 当年在桃花岛,周伯通向郭靖描述第一届华山论剑的情形,同样是寒冬岁尽,华山绝顶,五位选手于大雪之中,比试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终于拜服中神通王重阳的武功为天下第一。 江野大气儿不喘,脚程颇快。 边回忆边可惜,这个时空的武侠片市场平平,仙侠未起,喜欢就自己搞?游戏、拍剧,还是写小说?... 罢了罢了,此刻他清风无愁,不急立什么flag,“蛇王”本色一旦唤醒,远大抱负、定小目标啥的都得靠边站。 跟天佑的合约等他这趟自驾回去,就差不多到期了,尽管账户上还有几百万,搞钱的任务不像刚穿越来那么紧迫,但如何积累、抓紧把工作室这摊子撑起做稳做强,写歌卖歌还是首要的。 《遇见》的后续成绩他毫不担心;在晋州意外帮到班长,顺带解决了唐朔的难题,这些原都是计划外的事情。 人生的赛道,作为一名松弛且乐观的选手,上辈子江野常挂嘴边的“顺其自然”,多半是因为身体不得已。 再活一世他现在也解释不清,只当上天眷顾,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他觉得放过自己、听天命尽人事,或许恰好会吸引到顺风顺水的机缘,和助力你的东西。 华山是道教圣地,江野虽是无神论者,但对六合之外也存着敬畏心。谈不上什么信仰,反正一直以来摇滚和老庄的哲学都是追求自由的银币两面,精神上比较令他有认同感及亲切感。 熟悉的氛围,还有身边陆陆续续、一样选择夜爬,扛着镜头设备前往东峰等待拍摄日出的摄影同好们。 东峰海拔高两千多米,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观景台的游客少不了,江野直接登顶朝阳峰,凌晨五点前找着不错的位置,放下双肩包架好了装备。 “雪华山”实乃人间绝色,他颇有雅兴地观赏,登高望远,美得飘飘然,体力消耗的辛苦顿觉已散去了大半。 绝壁千丈,古树参天,凛冬的味道仿佛霜雪煎茶混着一缕松醪酒的香气;长风入林,涛声百里,这清贵雅致倏地让他想起初见时,给他同样感受的一个人…… 眨眼晨光熹微,六点至七点,如愿拍摄了几组日出云海的作品,江野休息片刻,满意而归,返程没去太多的景点凑热闹。 沿途摩崖石刻有三百多条,一处被网友惊呼为神题刻的【陪睡】,他不禁哑然失笑,前身是早起练功的勤快人,这辈子注定命里缺觉,江野默默在心中一拜,向“睡仙”陈抟老祖表达恭敬。 下山稍做整顿,他一口气上高速,一个半小时开到长安城。 挑了间顺眼的小饭馆,大门敞着,只有一位客人;原来是家早餐店,中午十二点多,已经等着打烊了。 正合计走,不耽误别人收摊,这时不知谁的手机外放很大声,突然响起了一首歌——竟是《咸鱼》。 江野下意识脚步一顿,转过身。 看上去年纪相仿的店掌柜,一抬头也愣了,大眼瞪小眼两秒钟,反应过来真是本尊... 他喜出望外猛地往起一站,挺壮实的西北汉子嘿嘿笑着,普通话夹着关中口音还有些反差萌:“欢迎光临!” “我刚以为做梦呢。” “快请坐请坐,想吃点啥?” …… 好久没偶遇歌迷,江野被热情团团包围,握手打了招呼,略不好意思地坐下:“那麻烦来个大份的羊杂汤吧。” “得嘞!我给您切一碗。” “这男娃听着不是本地人啊。”旁边的老大爷吃完结账,一笑门牙没了,捂捂嘴很慈祥,还不忘帮忙介绍,“他们家这杂肝汤,号称[西北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