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强悍燕军!景隆大胜!大明战神!乘胜追击!再进捕鱼儿海! (第4/5页)
肆意狂笑。 自此,李景隆大胜! 很快。 打胜仗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朝廷,满朝文武都沸腾了。 不到一月的时间,便能大破敌军,这是大的喜讯。 文武百官不停夸皇孙善于用人,又是夸李景隆用兵如神,不弱于燕王,乃又一名将。 朝堂之上,朱允炆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已经开始幻想待皇祖父回来,对他大为赞赏的场景。 看嘛,四叔能做到的事情,一样有人能够做到。 下了朝,朱允炆走路都有些飘了,立刻传召黄子澄三人,来养心殿一同商议如何封赏李景隆的示意。 “好啊,太好了!我果然没看错人,李景隆果然是大才!” 养心殿传来朱允炆的兴奋之声。 “恭喜皇孙!” 齐泰三人纷纷面露喜色。 黄子澄笑道:“恐怕消息已经传去了皇上圣上那里,圣上必定龙颜大悦,这次的监国,已经大为圆满。” “好,这次有你们三人辅佐,监国只不过一月,便有了如此大的成果,稳了,稳了!” 朱允炆笑道:“还多亏黄卿推举李景隆,记你大功一件!” 黄子澄微微躬身:“为国而已,是臣的本分。” 朱允炆又问道:“三位卿,如今曹国公李景隆立下如此大的功劳,我该如何封赏?” 黄子澄道:“的确要封赏,皇孙封赏之后,李景隆便向皇孙靠拢,拥有军功的国公支持,对后续争储有利,这封赏决不能大意,定然要李景隆满意才行,只不过李景隆已经位列国公,这封赏的确不太好办。” 到达了国公,已经是到顶了,跟之前的凉国公蓝玉一样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话音落下, 几人都纷纷开动脑袋瓜子,想封赏的事情。 “有了” 方孝孺突然眼睛一亮,道:“李景隆已经位列国公,的确不好封赏,臣有一计!” 朱允炆道:“方卿,快快来。”
方孝孺分析道:“李景隆一战成名,大败鬼力赤,已经能证明他的军事才能,他之前一只默默无闻,被人诟病无战功,现在证明了自己,一定是欢喜获得更好的名声,若是皇孙赐给他一个极高的荣耀称号,即便是没有实际赏赐,却效果更好。” 方孝孺本人就是注重名声,因而便想到了这个主意。 给李景隆一个无实质性的称号,提升的的名声和威望。 “好办法啊。” 朱允炆激动道:“方卿,此刻恐怕已经想好了吧,快来听听?” 方孝孺笑道:“不如就叫.大明战神!皇孙以为如何?” 话音落下, 众人先是一愣,旋即眼睛都亮了。 大明战神,这称号也太霸道了! 虽然是个没有实际作用的名头,但被挂上这个头衔,足以彰显实力。 “大明战神.” 朱允炆大喜道:“好!太好了,方卿想的这个称号,李景隆必定欣喜若狂,快快拟下圣旨,赐李景隆为大明战神!” 几人欣喜若狂,倒是有一人比较清醒。 这个人就是齐泰。 他有些担忧,李景隆年少轻狂,又是第一次出征,获得大胜。 这样的情况,往往容易飘,万一率军追了出去,出了差池,那就不太妙了,好事变坏事。 齐泰拱手道:“皇孙,还请快快拟旨,让李景隆将军凯旋,以免节外生枝,万一李景隆率军追了出去.” 朱允炆笑道:“若是追了出去,战绩岂不是更加好看?” 齐泰道:“这个.还是稳妥些为好,见好就收,毕竟关键时期。” 朱允炆一想,觉得有些道理,招手道:“拟旨,让大将军李景隆凯旋。” 齐泰道:“皇孙.最好八百里加急。” 朱允炆笑着摇摇头,这齐泰也太谨慎了,不过还是开口:“那就八百里加急!” 黄山。 胜利和封赏的消息已经传到朱元璋和朱棣的耳朵里。 朱棣当下就有些不悦了。 “什么?那李景隆用本王的兵,用本王的将,打聊胜仗,还要封他为大明战神??这他娘的是谁的主意!” 接到消息后,朱棣直接气麻了。 自己这么多年,打了这么多胜仗,也没有个这种称号啊。 不过打了一场胜仗而已,就封他大明战神??? 大明战神,不应该是我朱棣么? “老四,你嚷嚷个啥??”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是一个无意义的称号罢了,没有实际作用,却能收买人心,这手段不好么。你若是想要,咱给你封一个大明军神.你要么?” 朱棣摇了摇头。 其实,他内心还是想要的,不过拉不下这个老脸。 同时他心里有些不爽了,这李景隆真是坐收渔翁之利。 自己那北平多年练出来的兵,还有张玉,张武,朱能,郭英等将领,他要是能打败仗,那才是见鬼。 “好了,胜了就是胜了,老四你也不用惊慌,咱眼睛亮着呢,这场胜仗一半的功劳归咎于你,你北平士卒凶悍,纪律严明,将领优秀,李景隆占了时,地利,人和,这才能轻易打胜仗。” 朱元璋笑了笑道,他自然能分得清其中的一些缘故。 朱棣点零头,父皇都道这个份上了,他还能什么? 只能拱了拱手,拍了个马屁: “父皇慧眼如炬!” “下棋!” “是。” 大同,军营之郑 这几日李景隆高心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人生第一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让他有些飘忽,觉得这打仗也不过如此嘛,太简单了。 他心中做了个决定,既然那鬼力赤已经被属下杀死,群龙无首,一盘散沙,此时正是追击的好时机。 若是能追过去,一举将对方大军全部剿灭,那北元残部十几年都无法恢复元气,自己的功劳更大! 想了又想,李景隆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众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