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九十六章 朝野震惊!封永乐候!元璋震撼!将计就计!允炆登基!削藩! (第1/6页)
养心殿之中。 朱允炆正在跟黄子澄等人,商议十五万士兵善后的事情。 距离两月的监国时间,只剩下两日就要结束。 两个月的时间,朱允炆总结一下,发现自己出了不少岔子。 其一就是因为调兵遣将,导致国库入不敷出,有些财政捉襟见肘了。 其二那就是李景隆这个蠢货,带着十五万大军有去无回,这才是最伤本的。 朱允炆满脸的无奈,这次是真的是倒霉啊. 估计等监国结束后,成为储君的美梦,也就要结束了。 四叔啊四叔,你可真幸运!! 真是千算万算,率先监国反倒成了坏事. 想必这两个月,你跟皇祖父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融洽,背后也没少说我的坏话吧 朱允炆无奈的想着,但现在事情已经出了,必须要善后。 十五万士兵有去无回,抚恤金又是一大笔开销。 这让朱允炆十分头痛,这么大一笔银子从哪里来啊。 朱允炆想了许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问道:“三位卿,觉得这抚恤金该从何处寻来?” 真是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现在是真的头痛。 黄子澄想了想道:“要不调用下半年筹建宫殿的银子先用?” 朱允炆摇头:“待圣上回来,我怕是要被骂的狗血淋头。” 黄子澄道:“这都是曹国公李景隆的指挥不当,该抄家处罚,将抄家的银子用来抚恤将士。” 这是啥馊主意朱允炆皱眉道:“这能行么?不行不行,还是不要做此事,届时文武百官定出来反对,再说了,哪有将领不打败仗的,若是输了就要抄家,以后还有谁敢领军打仗?” 最后,黄子澄又想了一计:“皇孙,既然没办法,索性就将烂摊子留给燕王,还有几日就是他监国,看他如何处理.处理得好,万事大吉。处理的不好,说不准皇孙你还有机会.” 此言一出,众人眼睛都亮了。 朱允炆笑道:“此计甚妙,此计甚妙啊!那就再拖延几日,让下个监国来处理。” 三人纷纷点头。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在大殿响起。 “报——紧急军报!” 一名侍卫匆匆走来。 “还有什么军报.” 朱允炆想着想着,突然脸色一变,该不会是北平受袭吧. 他急忙问道:“可是北平遭受敌军袭击?” 侍卫摇头,欣喜道:“是大军从草原回来了,共回来了十一万将士。” “什么!” 听到这个好消息,朱允炆大喜道:“是李景隆将军回了吗?” 侍卫略显尴尬,道:“李景隆将军的确回了。” 说完,将军报奏疏递了过去。 朱允炆喜不胜喜,展开一看,人麻了。 上面写着,李景隆在草原上大战,作为主帅却是第一个临阵脱逃,他的确回来了,是一人一骑回来的 最关键的是,带大军回来的根本不是李景隆。 而是李逍、朱高煦、张辅等人,他们带着一千多人,将十一万大军悉数带回. “这怎么可能” 朱允炆惊得头皮发麻,直接靠在了椅子上。 齐泰奇怪道:“发生了什么?” 朱允炆浑身无力,一指桌面,“你们自己看。” 三人立马围成一团,看向军报,随后都瞪大了眼睛。 半响,都无人开口说话,显得十分沉默。 “好事啊,好事,将士们能平安归来,总归是好事,至少我们不必为庞大的抚恤金犯愁了。” 方孝孺率先打破沉默,一拍手喜道,他还是有点良心,觉得是好事,起码没死这么多人。 朱允炆有气无力的问道:“三位卿,我接下来该如何?” 半响无人开口。 唯有齐泰实话实说道:“皇孙,眼下看来,你大势已去啊.此番最好赏赐李逍等人一番,跟燕王结下善缘.” 意思很明白了。 这个皇位,别想了,大概率是燕王的。 跟燕王好好搞好关系,未来你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对,黄卿说得对。” 朱允炆认可的点点头,激动道:“燕王是我的亲四叔,亲四叔啊!他一定不会与我为难,三位卿,觉得如何封赏才好?” 齐泰琢磨一番,道:“已经知道燕王是最想给他的女婿某一个爵位,如此大功,又是军功,可以封爵。皇孙不封,等燕王监国也当赏赐,可燕王毕竟是李逍的女婿,封赏的话,总会有些避嫌的意味。索性由皇孙你来封,让朱棣欠下这个人情。” 立功封赏,也是一个国君需要做的事情,同样监国也是如此。 齐泰的意思是,燕王给自己的女婿封爵,难免被人诟病。 皇孙还有两日,这监国就当到头了。 在临走之前,给燕王一个人情,岂不美哉。 “此计甚妙!” 朱允炆当即点头道:“那给李逍封什么爵位?” 黄子澄道:“此番李逍已经是子爵,往上提一步,侯爵合适,他如此年少,就能深入草原,用一千骑救回十一万人,还能斩落敌方大将首级。不如就封为冠军侯!” “什么?” 朱允炆大为吃惊,旋即摇头:“冠军侯太重了,怕是李逍担不起,所谓勇冠三军,才有如此荣耀。” 黄子澄道:“就要要重,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