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章 朝野震惊!封永乐候!元璋震撼!将计就计!允炆登基!削藩! (第5/6页)
。
待锦衣卫们杀掉地煞之后,宫殿已经燃起熊熊火焰,开始崩塌,他们立马退出。 远方,剩下的四名杀手,看着熊熊烈火,天煞说道: “得手了!杀了皇帝,燕王,还有一个皇孙,地煞的死值了,为了主上而死,他将获得无上荣耀!” 说完,地煞看向悬崖之下,“撤!” 几人利用钩索,再次跳下了悬崖,不一会儿消失不见 这是一场戏,将计就计,引出背后之人。 朱高炽看着被烈火焚烧的宫殿,心中楠楠道:“为了演这么一场戏,死了六个锦衣卫值得么.” 他的心软,见不得这样的事情,可他终究没有说什么。 此刻,外面的锦衣卫们,和赶来的将士们乱作了一团,正在疯狂救火 可几个时辰后,只拉出三具烧成焦炭的尸体。 这些锦衣卫的脸色聚变,护驾不利,他们都是死罪啊. 另外一处宫殿。 只有沈云一人从暗中走来,来到朱元璋三人的面前,拱手道:“陛下,那帮杀手已经认为得手,外面也无人知晓真实情况。” 朱元璋微微颔首:“让人将尸体送回京城尔等令部队接下来驻扎在.” 五日后。 当假冒朱元璋等人的尸体运到京城,三具尸体烧成了焦炭,根本认不出是不是真的朱元璋。 不过,事实摆在面前,得到这个消息后,朝野震荡!!! 朱允炆这几日,等待皇祖父归来,等待燕王来监国。 却没成想,等待的居然是这个消息。 负责守护圣上的锦衣卫,护驾不利,全部打入了大牢,一关人等也问了罪。 解决完这些事情后,就是给圣上办后事。 灵堂之上,朱允炆滔滔大哭:“皇祖父,您怎么说走就走,让孙儿以后可怎么办呐” 到了晚上, 黄子澄等人将朱允炆拉了出来,去宫殿商议事宜。 就连前不久被朱允炆释放出来的铁铉,也急忙求见。 黄子澄等人便让铁铉进来,毕竟这家伙也跟他们是一伙的。 铁铉一进殿,就激动道:“皇孙,此时不是伤心的时候,陛下之事令人痛心,可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你是监国,登基顺理成章!” 朱允炆故作心痛道:“此事之后再说,皇祖父尸骨未寒,岂能现在谈登基之事?” 铁铉激动道:“皇孙,不能等!若是不快快登基,稳定大局,藩王们蠢蠢欲动,于国不利,与天下不利啊!” 黄子澄附和道:“铁大人说得对,此时皇孙还是监国,还是快快登基为上策,否则藩王进京,后患无穷,必须要在藩王们进京之前,登上皇位。” 一听这话, 朱允炆想到他那些叔叔们,不由有些害怕,微微皱眉。 “藩王入京?万万不可!” 齐泰正色道:“绝不可让藩王进京,皇孙赶快矫一道先皇遗诏,不让藩王进京奔丧。” “对对对!” 这句话说到了朱允炆的心坎上了,他赶忙道:“齐卿说得对,藩王入京必将大乱,快拟一道圣旨,不让藩王进京奔丧!” 决定了这件事情后。 齐泰再次拱手道: “皇孙,别犹豫了,立刻继位登基,玉玺便在您的手上,您是监国,先皇在位的时候,拟下互为监国,意图是在您和燕王二选其一,作为储君。如今圣上驾崩,燕王薨逝,您便是正统,此时不登基继位,更待何时?难道要看国家乱起来吗?” 话毕。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铁铉四人,一同跪下,齐声道:“请皇孙,为国家计,为江山计,即刻继位登基,继承大统,否则将后患无穷!” “请皇孙继位登基!” 四人再次道,连喊三次。 三次之后,朱允炆点了点头:“四位卿是我大明的谏臣啊!好!为了江山,为了大明,我不得不登基,那就立刻拟下圣旨,明日早朝颁布,宣告天下!” 话音落下,四人都是松了口气。 真没想到事情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最终还是皇孙登上皇位。 要怪,就怪燕王没这个福分 齐泰这时道:“陛下,为防止事情有变,皇宫,乃至这南京城的巡防也该换自己人接手。” “此言有理,还是齐卿想的周到!” 朱允炆皱眉道:“可这巡防,该让谁接手呢?耿炳文去北平驰援,走了一半,还在回来的路上,派出去的一众武将也没回京,还在北平而且他们也称不上自己人.” 众人纷纷思考,这的确是个问题。 黄子澄想了想,眼睛一亮,道:“有一人可胜任!” 朱允炆急忙问道:“谁?” 黄子澄道:“曹国公李景隆,此刻他已经回了京城,整日闭门不出。” 朱允炆皱眉:“李景隆?一个败军之将?” “不过是一次失败罢了,哪有将军常胜不败?” 黄子澄解释道:“李景隆还是有能力,只不过有些贪功冒进罢了,皇孙给与他信任,令他将功赎罪,他一定会死心塌地为皇孙做事,不敢懈怠。” 朱允炆一琢磨,眼睛一亮。 还真是这个道理,非李景隆不可! 李景隆第一次的大胜,证明了他的将才,第二次失败,不过是年轻气盛,贪功冒进,又不熟悉那边的地形导致。 再给他一次机会,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