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封大明国师,位极人臣!朱高煦懵逼,迁都北平? (第4/6页)
/br> 已经超出了认知范围之外了。 “此乃火车???” 朱棣大惊道:“这么大的铁疙瘩,怎么动起来的?” 朱棣和朱高燧就跟刘姥姥进大庄园一样,不停走动,盯着这火车左右观看,不停地咂舌。 不等李逍开口,朱高煦就解释道:“老爷子,您这就孤陋寡闻了吧,孩儿给你解释解释,烧水的时候,水蒸气会将盖子给推开,这就是蒸汽火车能动起来的原理。” 其实朱高煦自己也不懂,是李逍说的,他只不过是转述一遍。 “原来如此.” 朱棣也没听太懂,不过还是不懂装懂了一把。 “这火车,能开到南京去么?”朱棣问道。 “当然可以.”李逍道:“不过要将铁路修到南京,很是需要花费时间。” “好,好啊!” 朱棣大喜:“只需要将铁路修到哪里,火车就能开到哪里是吧?那若是全国上下铺满铁路,孤是想去哪里,岂不是很快就能到达?” 李逍点头:“岳父大人英明,就是如此。” “简直是神迹!” 朱棣大喜道:“李逍,孤回去就下圣旨,你得将这铁路修到全国各地去,先修南京那条路。” 朱棣想着,若是这样,运送粮食和辎重就更方便了。 李逍诉苦道:“岳父大人,这要求.你知道的,这铁轨花费银两不少的,不可能用一府之地的财政收入,来供养全国吧?” 朱棣笑道:“那自然不会,你就说这铁轨修到全国,需要花费多少银两,朝廷来开支就好。” “好的。” 李逍盘算了一番,掰了掰手指道:“如果是铺满全国的话,差不多二万万两白银。” 李逍这还是往保守里算,其实以现在的钢铁产量,铺满全国是不可能的了 闻言,朱棣差点晕了过去,“二万亿两???你在开玩笑吧?全国的税收也才三千万两白银啊。” “岳父大人,小婿不可能跟您开玩笑啊,您先上车,小婿给你仔细算算。” 说着,李逍就把朱棣请上了火车,天字一号车厢。 上了车,李逍给朱棣仔细算了一下,的确需要这么多银两,这种铁路,十年修一道就不错了,铺满全国很难,非常难。 “这么多钱,怎么可能凑得出啊?”朱棣无奈。 李逍笑道:“其实,让其慢慢发展就好了,这制造火车和铁轨的是国企,他能够自己产生盈利,赚取的银子自己发展,都不需要小婿去怎么管理” “国企.”朱棣又听到一个他听不懂的词语。 不过他今天接受的信息太多,有些无法继续接受信息了。 于是乎,朱棣自顾自的起身,朝着其他车厢走去,去查探查探,朱高燧见状也跟了过去。 “知府大人,天字一号贵宾不久前来了。” 这时,车里的伙计找到李逍,偷偷的说道。 “啥?来了?”李逍微微一惊,小声问道:“来了多久,可有坐火车离开?” “来了有四个月了,没有坐火车离开。”伙计道。 “好了,明白了。” 李逍点点头,“退下吧。” 他心中开始盘算,这朱元璋来了四个月,朝廷都没什么动静,看来,朱元璋调查民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了。 问题不大 很快火车启动。 朱棣和朱高燧又是一阵震撼。 半个时辰后,到达北平。 下了火车,朱棣整个人兴奋地不行。 “日行千里,这代表着以后各种情报传递都非常快!” “除了运送物资外,运送将士也非常快。” “这样一来,就能将打下更远的疆域,而不用担心无法管理的情况。” 如此,朱棣心里一直念叨着火车。 大家又坐车去了北平城。 到了北平城下,朱棣整个人都懵了。 北平城变了,城墙变得更高更光滑。 李逍解释城墙重新扩建了,用了更好的材料,钢筋混泥土。 “的确很坚硬啊!” 朱棣兴奋的走了过去,用手抚摸感受,随后看向高燧道:“高燧,试试这墙的硬度。” “是。” 朱高燧从袖子里掏出铁锤,对着城墙一阵猛打。 砰砰砰! 这墙的确非常之硬,砸了第五下的时候,铁锤的木头断裂,铁锤头飞了出去。 “啊!”远方传来一惨叫声。 一个人扶着脑袋冲了过来,怒气冲冲: “老子怎么这么倒霉啊,几个月前脑袋被砸了,几个月后又被砸,跟我去见打更人!” 朱高燧抱歉一笑,从身上摸出二十两银子,递了过去:“您看这银子您去看看郎中” 那人道:“有钱了不起啊,有钱就能砸人吗?” 朱高燧又摸出二十两:“去买点营养品.” 那人接过银两,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随后点头:“下次小心点” 拿了银子就走了,估计看郎中去了。 “老爷子,这墙硬气啊!”朱高燧道。 朱棣点头:“孤看出来了,想不到短短五年,这北平府就发成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简直是难以置信北元想要攻打这样的城墙,没戏。走,入城看看。” 当朱棣进入北平城。 更是被震撼的头皮发麻。 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城市。 明明北平城扩大了许多。
可在里面行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