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都辞官了?没关系,他们很快就会哭着喊着回来! (第5/6页)
岳父您就算了,不利于健康.”
朱棣:“.” 又打了几圈麻将,朱棣忍不住问道:“贤婿,虽说这帮人可恶,可朝廷也不能少了这些人干活啊,真让他们辞官了,空缺处这么多位置,拿谁顶上?” 李逍笑道:“朝廷少了谁都能转,怕啥。” 根据历史记载,明朝有个奇葩皇帝叫挂机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 他不理朝政,已经到达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万历一朝,出现了这么一种状况:缺官不补。 朝廷里的官员们会老会死,旧的官员退休死亡,新的官员会接替补上。 无论是什么朝代,都是如此。 这样才能维持一个朝廷的运转。 但在万历一朝,只有退休,没有接替。 只有吐故,绝不纳新. 人事任免工作直接停摆了。 官员们无论是死是活,是留是走,都没关系。 但皇帝绝不会让新人补上。 因为朱翊钧已经摆烂到连任命状都不下发了。 到了万历二十九年,明朝南北两京,缺三个尚书,十个侍郎。 九十四名监察官,天下三个省没有巡抚,二十五个府没有知府,布政使省级高官缺六十六人。 万历三十年,天下十三道御史只剩下四个。 万历三十一年,地方官已经空缺一半。 万历三十四年,内阁大学士李延机上任,清查后发现,朝廷的高级岗位只剩下七个人。 朝廷,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半瘫痪状态。 内阁只有一个人 而这时候,朝廷的六部只有一个刑部有尚书。 礼部、户部、工部只有一个侍郎。 中央六科中,五个科没有主官。 九大衙门:六部和督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全部没有主官。 作为督察院因为长期无人,连官印都给弄丢了。 李逍嘿嘿一笑就这种情况,万历都没亡国,怕个毛啊 当然了,话虽然这么说,这种情况还是最好不要发生。 因为真的会出大问题,万历年间缺少官员管制,也就是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时候,为后面亡国埋下了隐患。 闻言,朱元璋应和道:“李逍说的没错。让他们折腾,爱去哪去哪,不当官饿不死他们,他们还能去拉黄包车。” 李逍竖起大拇指:“大哥说得对。” 朱元璋现在退休了,跟李逍的关系越发的好。 平日里李逍都喊他大哥,就问问这个牌面足不足吧! 就这外面那些官员还敢跟李逍斗,真不知道李逍的靠山是谁啊? 朱棣看向李逍,没好气道:“你这左一口大哥,左一口大哥的,叫的比我都亲热,那我该叫你啥?” 李逍笑道:“咱们各论各的,我还是叫你岳父大人,您叫我小婿就行了。” “瞧把你得意的.” 朱棣无奈摇头道:“话虽然如此,就是苦了高炽了,这段时间可把他给忙坏了。” 朱高煦嘿嘿一笑道:“老爷子,您就放心吧,姐夫既然提出问题,早就想好了策略了,您还担心什么?当年他再北平就干过一次,不也干成了么。” 对啊 朱棣反应过来,笑着看向李逍道:“你当年是如何做的?如何取消的科举?” 李逍道:“当年我是喊高煦帮忙做的。” 朱高煦自豪道:“当年,我直接派兵,把所有反对的士族全部压入大牢,痛打一顿,打到求饶为止。” 朱棣:“????” 朱棣看向李逍。 李逍点了点头。 朱棣:“.” 原来这两小子,当年这么胡来的? 就这还能干成?怎么没人来京城告御状?? 朱棣有些懵逼。 李逍笑着解释道:“岳父大人,当年是当年,现在肯定不能这么干了,之前只不过是一府之地,现在涉及全国。” 朱棣呵呵一笑:“你知道就好。” 李逍道:“当务之急,是把那些请辞的官员给请回来,不然这事情没人干,的确是个大麻烦。” 朱棣:“朕是不会去的,要去你去。” 李逍道:“早就有安排了,您就瞧好了,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哭着喊着要回来。” 朱棣不信道:“主动回来?” 李逍解释道:“岳父大人,前不久咱们不是商量什么来着,让朝廷的官员,跟北平府现有官员的待遇同步么是时候事实啦,另外也可以分房子了,就是要” 李逍搓了搓手指,意思就是要花钱。 朱棣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只要现在加俸禄,分房子。 这些官员那还不得屁颠屁颠的回来??? 朱棣为难道:“可朝廷国库银子不多了啊,北平现在每年的税收是很多,有四千万两,加上其他地方的税收,共计一亿两白银,去年修了条铁路,就花费了五千万两白银,花费太多了。” 李逍看向朱元璋道,笑道:“有赞助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 朱棣惊讶的看向朱元璋,道:“爹,您赞助?” 朱元璋道:“咱是有些银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在北平城买了一整个小区,你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