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防患于未然,李逍的策略,汉化女真! (第1/4页)
东宫。 “姐,我这国考,没考上啊.” 太子朱高炽的妻弟张克俭,此时正愁眉苦脸的缠着张氏。 这次国考,按理说这个张克俭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次的考试。 于是张克俭就舔着脸找上了李逍,想谋个官位。 李逍也很为难啊虽说他公正无私,做事情讲究公平公正。 但这个关系户 张克俭不管怎么说他的姐夫是太子。 犹豫一番后,李逍还是给了他开了个后门,让高中校长给他办颁发了一张高中毕业证,特例获得这次国考的资格。 结果总分考了个三十五分。 “克俭你就别折腾了。”张氏对这个弟弟也是无奈,劝道:“安心做点小买卖不好吗?” “那那行姐,你给点银子我去做买卖吧。” 张克俭羞愧道:“上次开酒楼赔了三千两银子,现在弟弟我又没有本钱了.” “三千两银子又没了?” 张氏皱眉道:“怎么会赔钱?国师不是给了你两道八大铲配方吗?” 张克俭叹息道:“姐啊,你是不知道现在北平城餐饮行业竞争有多激烈啊,这个生意现在不好做,是红海啊。” 张氏无奈道:“jiejie现在也不好过,上次瞒着你姐夫拿了三千两银子给你,都还没告诉你姐夫,算了,你就安安分分在家里,别做生意了,我看你没那个头脑。” “谁说的?那国师可是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啊。” 张克俭哀求道:“姐,您就帮帮弟弟最后一次吧,我可是你的亲弟弟啊。” 张氏本不想再帮这个弟弟,可她心软,想到自己父母临终前跟她交代的话,一定要好生待弟弟,她又动了恻隐之心。 “好了,最后帮你一次。” 张氏叹了口气道:“你说吧,让jiejie怎么帮你?钱的话是真拿不出来。” “姐,这次需要你帮两个小忙,弟弟我一定能赚大钱。” 张克俭信誓旦旦的说道,这次他算是下足了功夫。 他发现,自己做生意总是赔钱,是因为做的不是独家的生意,没有壁垒,竞争太大。 而现在,他发现了一个独家生意。 “什么忙?”张氏问道。 张克俭道:“姐你听说了吗?现在北平城的玻璃厂研制出了玻璃出来。那玻璃厂是国营企业,那不就是咱家的企业吗?” 张氏没好气道:“什么咱家的企业,那是朝廷的这事儿我知道,你想做玻璃生意?” 张克俭兴奋道:“不,比玻璃生意更赚钱的生意,嘿嘿,你还不知道吧,国师新修了一条铁路,前不久已经可以通车了,铁路通往天津,唐山,秦皇岛,山海关为止。弟弟我发现了一个大商机!!” 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关外就是建州海西诸卫。 李逍跟朱棣商议后,最终决定,大明第二条铁路修建在此地,是有自己的考虑。 永乐元年胡里改部酋长阿哈出朝明,明廷以其所部置卫,袭建州故名,故命为建州卫,永乐四年,因阿哈出推荐,明朝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 那边现在主要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未来明末年间,努尔哈赤就是在此地崛起,统一女真诸部,在大明劫掠,成立后金,再然后皇太极攻入山海关,大明亡了。 其实朱棣有想汉化女真的想法,不过一直没有实现。 李逍而防患于未然,修建这条铁路的目的就是加快两边的流通,这样就能缓缓的汉化东北地区。 现在那边是明朝的地盘,满族李逍虽然不太喜欢,不过只要提前布局,两年后就慢慢汉化了,那种事情就不会发生。 另外,若是真的还会反,到时候这铁路就能快速运兵。 于是这条铁路运应而生,前不久开始试运营。 不少商人过去通商,赚了钱财。 这张克俭就闻到了味儿。 张氏却是疑惑道:“通了铁路你有什么好法子赚钱?” “当然有啊。” 张克俭分析道:“现在北平城的百姓日子好了,消费能力不错,我看不少商人在那里带回来的奶制品,都颇为受欢迎,弟弟我想了一个独家赚钱的方式,绝对独一无二。” 张氏也来了兴趣,道:“说来听听?” 张克俭一见jiejie松了口,急忙道:“姐,你找国师给我批一个条子,让我承包两个火车皮,弟弟我去玻璃厂生产一批玻璃瓶,通过铁路,将那边的鲜奶给带回来售卖,绝对赚的盆满钵满!” 建州那边现在还是渔猎的生产方式,更是有杜尔伯特大草原,牛羊成群,那边的牛羊奶都是喝不完的,主要赚钱的方式是售卖皮毛给中原地区。 “咦” 闻言,张氏眼睛一亮道:“好像是个好法子啊,你那脑子能想出这样的点子?” “嘿嘿。” 张克俭道:“可不.你真当弟弟我是酒囊饭袋不成啊?” 张氏觉得此法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