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真好,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第2/2页)
徐臻思索着,虽然事出突然,但他却不愿拒绝这好事。 他现在唯一担忧的是,诸葛亮本身该去荆州,得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人之学,以各隐士贤才为师友,从而钻研众长。 若是在自己治下,真能学到多少?会否耽误了他。 不过想来应该不会,自古学者全凭自身愿,鄄城中名士也不少,他心性好学,善思,日后一样能学到不少。 徐臻叹了口气,知晓已经是坑了刘备了。 或许冥冥之中真有天命吧。 “那你留下,我不知能教什么,但凭你自己所愿。” “明白!多谢太守!” 诸葛亮面色欣喜,他当然无需徐臻亲自教导,寻常只要与他一同讨论,得思绪开阔便是。 但从过往两年的政绩来看,诸葛亮自信,绝对能在徐臻身上学到更多,毕竟他的认知,仿佛不似尘世般,总领他人之先。 “我,这里没有士族书籍,但会尽力为你收集来。”徐臻端坐在了主位上,诚恳的说道。 诸葛亮知晓他此时并没有调笑之意,所以也乖巧的跪坐着,双手执礼而听,不敢乱插嘴。 徐臻接着道:“平日作息,需与我一致,不可懈怠。”
“若是有违,我便让典韦带你去练武。” 典韦在远处盯了诸葛亮一眼。 凶煞的神情让十五岁的诸葛亮目光一凛,喉结上下滚动。 “学生知晓。” “阿韦,嘱托宿卫,日后若是再有来求学者,绝不可令其入府院。” “我只收孔明一人,他既为开门弟子,也为关门弟子。” “喏!” 典韦抱拳行礼。 诸葛亮当即眼睛一亮,心里暗喜。 只我一人?! 当还有五年可学,等及冠之后,再行征辟,就看五年内,可与太守学到何等地步。 再者,太守功绩与名望极大,又曾在徐州泰山救下曹老太爷,地位自当稳固,日后自有为天地立心,为万民开盛世之途。 或可为谋,与天下谋臣共弈,何等快意。 “学生,多谢太守恩情!” 诸葛亮再次感谢。 看到这一幕,徐臻虽然觉得玄妙,但却也欣喜。 数年之后,身边可以多个助手,令麾下门客壮大,何尝不是一件好事,等迎奉天子,便可再得大功。 到时候,猛刷数年不在话下。 此刻,他想起了戏志才挚友即将到来。 那岂不是……你有你的郭奉孝,我有我的诸葛亮。 伱我都有光明的未来。 …… 与此同时。 在鄄城的内城府邸之中。 荀彧的府中来了一客。 此人,头发已有少许花白,但仍一丝不苟束于冠上,身材精瘦,面庞严肃,身穿上等布匹的袍服,负手等待,过了许久听闻了门外脚步声逐渐清晰。 于是他立刻将双手伸至身前,微微躬身以等待。 片刻后荀彧的身形转而出现在门前。 他弯腰鞠躬,沉声行礼,“侄公达,见过叔叔。” “公达,你总算来了!” 荀彧上前扶起。 来人乃是他的侄子,荀攸,荀公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