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 杨荣:祁王是真狗啊 (第1/2页)
先生怒了:大胆!汝敢不敬于亚圣? 汤承看了一眼身边的几个宦官:陛下让我们来干什么,你们心里清楚,这件事不能传出去任何风声。 宦官们对此心知肚明,走出一人,将先生一脚踹翻在地,拖着教书先生的衣服就往里屋走。 里屋里的教书先生先是大喊大叫,勐地一阵哀嚎和骨裂声,里屋就再也没有传来教书先生的声音了。 那宦官从里屋走了出来,擦了擦手上血迹,向汤承躬身道:老祖宗,已经解决了。 嗯。汤承点了点头,看向了坐在椅子上的朱瞻圻。 朱瞻圻面色沉稳如水,心里已经这些人是奔着什么来的。 他知道自己今日恐怕难逃一劫,虽然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杀自己。 母亲,孩儿来找您了。 宦官们慢慢的走向了朱瞻圻,有人手持白绫,有人手持火折子,面色不善。 什么,他们把我儿子烧成灰还不算,还特么把骨灰扬到粪池子里了?! 朱高煦坐不住了,他娘的欺人太甚,别拦着我,今天我非得把汤承的骨灰也扬到粪池子里不可! 弄死我儿子还不算,还得把我儿子烧成灰,烧成灰还不算,还把我儿子骨灰扬到了大粪池子里! 有你们这样欺负人的吗! 老子和你们拼了! 王爷,冷静,冷静!苏青在拉着汉王,他是真怕汉王忍不住去宰了汤承。 太特么欺负人了! 朱高煦咬牙切齿:这仇我记下了,朱棣这个老王八蛋,你给我等着,等我入主京师的那一天,非得给你的骨灰扬到大粪池子里不可! 微蒙细雨,薄雾弥漫在金陵城的上空,将人间烟火笼络在了水汽中。清风摇晃杨柳,树梢被绵绵的雨水浸湿,远处看去犹如在水雾这张白纸上渲染了墨色。 祁王府上,朱高燨用白巾垫手,从烧红的铁炉上取下温好的白瓷酒壶,说道:每逢秋雨,金陵城就开始降温,不同于我在北方时像刀子割rou般的酷寒,南方的寒气总是又潮又湿。 他将面前的两个酒盅倒满,向坐在身边的杨荣伸手示意:来,杨先生,陪我喝上一杯。这是我从辽东带回的老烧,我们在东北的时候就用这个驱寒,喝上一口就感觉冬去夏来。 有这么神吗?杨荣有点儿不信,端起酒盅与祁王碰杯,一饮而尽。 透明的酒液顺着喉咙滑到胃里,就仿佛五脏六腑里灼烧起了熊熊的烈焰,杨荣的脸一下就红了,忍不住的剧烈咳嗽起来。 咳咳咳咳咳,这,这酒挺烈哈。 杨荣感觉浑身上下火辣辣的冒汗,嘶哈嘶哈的长吐白气。 他必须承认自己刚才吹牛逼了,平日里他喝的都是花凋黑杜这样低度数的酒。辽东酒不一样,东北天气严寒,有人冻死街头这种事屡见不鲜,辽东人饮酒就是为驱寒,因此大都是高度数的烈酒。第一次喝到这样的烈酒,差点没给杨荣呛死。 朱高燨不由轻笑一声:外地人第一次喝辽东的老烧,一般都是兑水喝的。 杨荣愣了一下:你怎么不早说? 朱高燨耸肩做出无辜的姿态:你也没问啊。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啊? 你不知道怎么不问啊? 杨荣差点气的给桌子都掀了,他算是看明白了,祁王就是想看他的笑话! 不说笑了。 朱高燨转移话题,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京城里可有什么变故吗? 说到正事上,杨荣也认真了起来:大事没有,小事倒是一桩又一桩。吏部考功司主事丘叔度因贪污受贿被剥皮揎草,大理寺司直杜会荣擢为大理寺丞,凤阳有白蛇盘于太祖所书之碑石上,此为祥瑞也 行行行,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你都能记得这么清楚,也是真够可以的。朱高燨连忙抬手打断,要不然他感觉杨荣还能再说四五个时辰。 没辙,大明现在安逸的很,哪有什么大事发生。杨荣笑道,要真说大事,也不是没有,王爷你在朝鲜倭国干的那些事才算是大事啊。 朱高燨有些无奈:怎么还扯到我身上来了,杨先生,我记得你以前挺清高的啊,怎么现在也学会拍马屁了? 我可不是拍马屁,实事求是而已。杨荣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