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朱高燨:没错,我就是土匪! (第1/2页)
张辅疑惑的问道:“既是如此,为何还要再提南征?” 夏原吉也不太理解,他看向了祁王,心想难不成这祁王爷是在拿老岳父开心吗? 朱高燨平静的说道:“陛下近期当然没有南征的意向,你也知道,陛下的目光一直在北方的敌人,而非是南方,不过我觉得,南征的收益,是北征的十倍,甚至是百倍。” 一直旁观的杨荣忍不住询问:“王爷此言何意,远南之地,向来贫瘠,能有什么收益可言?” 朱高燨淡淡的说道:“我带兵征讨奴儿干都司的时候,他们也告诉我,征讨东北有弊而无利,现在东北的建州省不照样迅速发展,眼看着就要成为大明最富庶的行省之一了吗?” 在他当时宣布要对奴儿干都司用兵的时候,很多人在明里暗里的念叨,在他们的刻板印象里,就是认准了东北是个又穷又冷的蛮夷之地,遍地的霜雪荒野,长不出来一粒谷子,生活着一群狩猎为生的原始人。他们将奴儿干都司北部的女真人,称之为“野人”。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祁王要对那片地方用兵,就算把东北打了下来,又能得到什么? 然而如今的建州省已经愈发的富庶,事实证明,丰沃的黑土地极其适宜种植,松花江的江水清澈如镜,东北拥有着雄厚的矿产资源,被驯化的女真人干起活来格外的有力,那里如今已经成了明人的世外桃源。 今年建州省的税收,已经在大明各省的税收里名列前茅,这个数字还会持续上升。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西南那地方比起建州,更适宜农耕。” 朱高燨端着酒杯,不紧不慢的说道,“在建州,我们除却农耕,还在发展矿业、军工,到了西南,简直就是天赐的粮仓,倘若能灭了西南列国且加以驯化,大明的粮食危机将彻底解决。我们不缺银子也不缺军队,灭了倭国以后大明解决了白银的烦恼,灭了高丽和建州以后大明解决了军工的问题。而灭了西南列国以后,最后的粮食危机也将解决。” “王爷可曾想过,人口的问题?” 杨荣说道,“就算西南真如王爷所想那般适宜种植,是天然的粮仓,可种地是需要人口的。西南的土著才能有多少,就算我们奴役……嗯,我们驯化了西南土著,能种完那么多的土地吗?” “你指的是,劳动力?” 朱高燨闻言神秘一笑:“杨荣,伱可曾听闻西南以东有一国,名为‘天竺’?” …… 天竺是一个神奇的国家,中原人习惯称那里为天竺,或者是“身毒”、“印度”,但它在当地的正式名称,是“德里苏丹国”。 这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总数仅次于明帝国,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国家的国力似乎有人不尽人意。 虽然人口多,但是由于连绵不断的干旱、饥荒等天灾的影响,天竺的国力日落西山,跌落到了低谷,被帖木儿帝国所灭亡。 帖木儿人在这里建立了德里苏丹国的第四个王朝。 ——赛义德王朝。 这里没有粮食,没有适宜种植的土地,没有强大的军队,但他们有着令人震惊的五千多万人口。 所以说天竺是个神奇的国家,拥有着如此之多的人口,但他们却屡屡被人骑在胯下抱头鼠窜的殴打。 在东方的明帝国,有两个土匪头子。 一个土匪头子叫朱棣,抢走了侄子的江山社稷,成为了明帝国的新一任话事人。 名为朱棣的老土匪生了一个小土匪,小土匪头子叫朱高燨,对于他这样体量的土匪头子来说,抢的不是某条街或者某个山头,他要抢,就抢走一个国家的资源,来充裕明帝国的国力。 而现在,朱高燨盯上了德里苏丹国的人口。 朱高燨:帖木儿人抢了你们国家的统治权,我只是想要抢你们几百万人的劳动力,不过分吧? 我抢走你们的劳动力,让你们减轻了人口压力,少一张嘴就多一碗饭,四舍五入等于是大明在拯救你们啊! 你,还不感恩? …… “杨先生,王爷让您现在书房这里等他,我家王爷稍后就到。” 肖立指着桌上的酒菜,道,“王爷让我们给您备上了酒菜,您先吃着喝着,我就不打扰您了。” “嗯。” 杨士奇点了点头,并不着急坐下,而是不紧不慢的在书房里转悠了起来,环顾房间里的装饰。 总体来说,祁王的书房风格很是简洁干练,祁王这种人,其实已经并不在乎物质上的享受了,他更在乎的是精神上的充沛。 杨士奇看到在案台上铺着一幅字,纸是厚实的泾县宣纸,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