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我们紧紧相依_会煮饭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会煮饭了 (第2/2页)

么小的孩子怎么会煮饭?大家哪会相信。

    说起这个,不得不说,王宝梅还是挺会给孩子安排活儿的。虽然还小,一些家务活儿,女儿有能力做的,她会安排一些,着实能帮上一些忙。

    那时候,小孩不一定都去上幼儿园,也有一些经济上的原因。没有去幼儿园的小敏荣经常跟着父母亲干活,倒是长了一些本领。别人家的小孩在玩的时候,她就开始劳动了。

    出门前,王宝梅已经按人头取好了米量,放在盆中,搁在那儿。

    开始要煮饭的时候,小敏荣端起盆子,将它放在水缸旁边的椅子上,踮着脚尖,用水瓢从水缸里舀出水来洗米。

    洗了一遍后,将淘米水倒进喂猪用的桶里。这种淘米水可以用于喂猪,每次都是倒在那个桶里。她再重复洗了两次,米就洗干净了。

    洗完米后,她得将米倒进煮锅里。凭她的身高,是够得到灶台,但还不能轻松地把米倒进锅里。

    于是,她拿来了一把椅子垫高,这样就能比较轻松地把米倒进去,并放了足够的水,也能看清楚锅里的“一举一动”。

    放好水后,她盖上了锅盖,然后开始生火。

    家里用干的荔枝枝叶、没用的干竹子等当柴火,也会放一些折捆好的干甘蔗叶在旁边,作起火用。

    小敏荣拿起了一把折捆好的甘蔗叶先放到炉灶内,然后拿来了火柴盒,划了一根火柴放进去,火就烧起来。随后,再放进树枝,或者柴火。这样,饭就开始煮起来了。

    用这种方式煮饭,用“烧饭”来形容似乎更为合适。

    当锅里的温度到达一定的程度,汤汁往上冒泡,锅盖上下抖动,小敏荣就站到椅子上,把锅盖掀开,斜着放,这样就减少往上冒泡。

    她也拿来了大粥勺,不时舀起里面的饭粒,看看熟到什么程度。一边看着火,一边关注着。

    当她觉得米粒快熟的时候,就试吃了粥勺中,有些退热的饭粒。发现米已经熟了,她就不再烧柴火了。

    她去拿了要装饭的小一点的锅,放在灶台上,再去拿来大的漏斗勺,用漏斗勺把饭舀起来,沥干汤汁,就是干饭了。

    这就是煮干饭的过程。

    她要不断地舀米饭、沥干,直到漏斗勺已经不能捞出米粒为止。这样,干饭就算烧好了。

    每一步,她都做得很用心、认真。但这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做得有多好,她只是完成了母亲交给她的任务。她完成了。

    约莫上午十一点左右,母亲王宝梅回家炒菜,她见女儿已经把饭煮好,很是满意。

    “妹呀,你煮好饭了呀!”她对女儿说,并没有太多夸赞。大概是因为平时有在做饭,她清楚女儿做得来吧。

    “是呀,煮好一会儿了。等你回来。”小敏荣说着。

    “那我们现在要炒菜、煮汤了。你帮忙烧柴火。”母亲说着。

    “好!”说着,她又蹲在炉灶前,看火。

    很快,母女俩就把饭菜做好了。母亲担着饭菜、汤、碗筷等,去田地给大伙吃,她也跟着去了,和大家一起在田里吃午饭。

    到田里后,看到小敏荣煮的饭,亲戚们都夸她厉害,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会煮大锅饭,还煮得那么好。

    从此,小敏荣在亲戚和邻居那里就成了“名人”了。就是她煮饭这事儿经常被人提起。

    但这时候的她,还不是很懂事,就是会心无旁骛地做一些事情,并把它做好。面对亲戚们的夸赞,她也只是笑一笑,并没有太多的话。

    这时候的她也已经开始慢慢懂得,父母很辛苦,她要帮忙。其他的,她并不会多想。

    当天,吃完午饭,她也帮忙抱着稻穗给父亲打稻谷,虽然只能拿一点点,但她也积极干活,直接收割结束,才和大家一起回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