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兵贵神速 (第2/2页)
br> 虽然是望梅止渴,但是扶苏公子今日言出必行,日后估计也不会太小气。 尤其是今日免除众人灭族之罪,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有些光混汉,还惦记着郡守家的女人们,说好了可以瓜分的。 不过,郡守大人的几名小妾,已然畏罪而亡。 郡守的正妻,一是上了岁数,人老珠黄,更兼家主罪大恶极,也没有人惦记。 扶苏大王倒是放出话去:免除韩氏罪行,若是日后她有了相好的,成婚之日,官府拨付粮食800斤,铜钱3000枚——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另外,扶苏在郡守的田宅中,为韩氏留下食邑6户,良田800亩。 留下一处十六间砖瓦房屋的大宅院,占地足有三十亩。 还留下麦子3000斤,粗使婢女一名,老奴一名,铜钱500贯。 扶苏公子还下令,欺负寡妇韩氏者,依律论处。 就连韩氏都获得如此待遇,那些曾经参与“造反”的乡兵,更是信服扶苏公子的为人。 只是他们对韩氏嫉妒不已,丈夫犯下如此滔天罪行,主妇竟然还能坐享富贵。 早知道今日结果,鬼才提着脑袋,跟着你家瞎起哄。 乡兵们分到了粮食和铜钱,扶苏公子宣布,放假三天,回去和妻儿团聚。 乡兵李二问道:“郡守和逃亡的那些官员,他们各自养的私兵,还有不下三千人。如今驻守在一些险要的山寨。若是他们今夜来杀回来,何人保护大王?”
扶苏正色道:“我有飞天铁马,还有大秦锐士。更重要的是,我是朝廷册封的燕王,这里的民众都会拥护我!你们的妻儿正在担忧,今日你们必须回家报平安!” 乡兵们感动之至。 不过,赶快跑回家,让饥肠辘辘的妻儿老小,吃上一顿饱饭,貌似比保护新来的燕王更重要。 扶苏让他们回乡的时候,带着安民告示:被胁从郡守逃亡者,无论官吏或乡民,旬日内归来者,一律免罪。杀郡守者,得其田园。 当然,或许连韩氏自己都不知道,她家的地窖里面藏着巨额财富。 扶苏命令手下的一百八十名特战队员,花了很长时间,终于清点清楚,那些金饼竟然有十万多枚。 扶苏让虞姬算账,让她用100000乘以5488,看等于后世的多少人民币。 虞姬竟然摸出扶苏的手机,噼里啪啦一番,说是算过了,5个多亿! 郡守相当于21世的一个高官,权限比高官要大很多。 但是,此时乃是公元前210年的“高官”,辖区只有一个县! 该县虽然是大县,人口有6万。 但是和21世纪相比,这点人口,可能只相当于一个大镇的人口。 至于此时的生产力,比21世纪的贫困乡镇,更是要落后十万八千里。 十万枚金饼,5个多亿,除非这里地下有金矿! 扶苏一想到这里,心里突然一惊:东北就是有金矿啊! 清朝和民国时期,大量闯关东的汉子们,不都是去当淘金客了吗? 扶苏心里一惊:要发财了!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论功行赏。 这些金饼嘛,先当着奖金,分发一部分。只是这地方太穷,一个金饼相当于9216枚半两钱,拿到市面上买东西也找不开。还是得另发一部分铜钱。 吴起这老小子,还帮自己隐瞒了三缸铜钱,足有800贯...... 180名特战队员,每人分3贯钱,再加上两枚金饼(一枚金饼折合铜钱9贯多),相当于21贯还多。 如此以来,还剩下260贯钱。 司马欣带兵擒获吴起等人有功,赏赐铜钱60贯,金饼10枚。 夏无且、魏异人各赏赐30贯,金饼6枚。 吴起功不可没,赏赐20贯,金饼2枚。 吴起这个50来岁的糟老头子,一时发了大财,连眼睛里都泛起了绿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