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龙珠吞入腹_第一百四十五章 事如可为不可不为【万更求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事如可为不可不为【万更求订】 (第2/2页)


    俞幼泉顿感安全感大增,悄声传音道,“我在洞天里养了一些鱼虾,等长的差不多了,第一个请你吃。”

    嘶嘶。

    巨角蝰蛇顿时兴奋起来。

    有人投喂,顿顿饱的感觉就是爽啊。

    小俱醴这么说,基本上就是将最核心的秘密告诉了它,嘎嘎!

    俞幼泉的感知很强大,哪怕没有刻意扩大神识扫描的范围,但还是瞬间感受到了种种不同的众生相。

    就算是郑氏内院,都多少有些人心惶惶。

    北魏就只有一位圣人大魏国师的时候,就打的大晋衣冠南渡,现在再多一位圣僧正遍知南晋国祚真还守的住吗?

    俞幼泉甚至闻听到,有人建议.两头下注。

    俞幼泉一时无言。

    很无奈也很现实,但对世家而言这还真是基cao,有千年的世家而少有千年的王朝。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越是到了危难时刻,还真越是考验人品。

    那些因大节而青史留名的古人还真是了不起!

    景行苑。

    俞幼泉抵达的时候,师父郑玄成和师娘姚镜心也都早已知晓,都笑意盈盈的看着他。

    二者坐在雕琢着各种精美图案的罗汉床上,相对而坐,相得益彰,非常般配。

    “师父、师娘。”

    俞幼泉恭敬行礼。

    师娘姚镜心连忙笑着招手道,“都是自家人不用客套,过来师娘这边坐。”

    俞幼泉没有客套,在师娘旁边坐下。

    郑玄成盘膝坐在罗汉床另一边,腰杆笔直,捻着胡须笑道,“俱醴恭喜你了,这次闭关看来收获不错,就算为师不在你身边,你也算有自保之力了。”

    师娘姚镜心侧脸上下打量俞幼泉一番后,也心满意足笑意盈盈道,“气质变化很大,也愈发的自信,看来也的确是走完了那一步,在你这个年纪的二境巅峰,放到任何势力那都是无上珍宝,好孩子,好孩子。”

    俞幼泉顿时笑了笑。

    师父师娘都知道他走上无敌路这件事,嘴上虽然说的隐晦,但也都在为他而感觉到自豪。

    更让俞幼泉感动的是,师父师娘都知道他有大秘密,但却从来都没过问,这让他感觉格外熨帖。

    俞幼泉恭敬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连师父这等尊者都被征调,即将远赴北疆营建边关重镇,徒儿自然不能置身事外.不知道徒儿可能做什么?”

    俞幼泉一语落,师父郑玄成和师娘姚镜心一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真是说得好,将他们两个都给唬住了。

    俞幼泉却是不知道,他口中很多信手拈来的话语,背后其实都涉及众多典故,境界非常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在前世源自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rou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在这里潜藏的思想境界是“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目的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

    但真正成型却在民国梁启超手中,面对的也是内忧外患,同样有“亡天下”的危机。

    而在如今这个时代,世家当道,贵族治世,修行者遥控,是真正“rou食者谋之”的时代,“匹夫”根本就没有“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土壤。

    俞幼泉无形之中就装了一逼!

    被唬住的师父师娘细细品呷过后,也同时满意的笑了出来,能自发说出这等高境界的话语,他们还担心什么?

    光是这两句,那都有资格拿来做动员天下的口号。

    郑玄成和姚镜心都很欣慰!

    逢此危急存亡之秋,他的亲传弟子肯定是要独当一面的,但他们吩咐命令和俞俱醴主动提出,那意义却是截然不同。

    共富贵很简单,但共患难却很难很难,他这个徒儿能主动提出承担责任,真的是极好,极好!

    “那就要看你有多大能耐了,二境无敌是个什么概念,为师以前还尚未可知.”

    郑玄成说完就凭空消失,飞出了房屋来到了景行苑某一处演武场,声音远远传了过来,“徒儿,你全力向为师出手,我只会抵挡,让为师瞧瞧你的实力,也看看你到底能承担多重的担子。”

    姚镜心笑道,“去吧,去吧,也让师娘好好瞧瞧,今个中午师娘亲自下厨做几道你爱吃菜,算是为你出关贺喜了。”

    “是,师娘。”

    俞幼泉的身影咻的消失。

    师娘姚镜心美眸一亮,好高深的土遁之法,这是源自黄帝土皇气的遁法?

    还真是精妙!

    姚镜心笑骂道,“还在师娘面前臭显摆起来了,和你师父一个臭德行。”

    说完就喊来诗云,道,“去得鹿阁将我亲手酿造的百花酿取一壶出来,要年份足的。”

    “是,夫人。”

    诗云抿嘴轻笑,也很喜欢眼前这一幕。

    年份足的百花酿,还是夫人亲手酿造,那意义可绝对不一样,有资格喝到的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几个。

    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俞亲传和五郎一样,将来都是他们这一脉当家人。

    俞亲传和师父师娘关系越好,将来五郎和俞亲传之间闹矛盾的几率也就越小。

    没错,哪怕是她们这些女使心头也有一杆秤,时刻都在衡量。

    在现如今这风雨飘摇之际,更是难能可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