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地煞八炼【求订阅】 (第2/4页)
> 若是能在目前幻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出类似龙珠洞天内那一片瑶草花海的景象,那才算是真正幻术大成。 尤其是那一面梳妆镜中浮现而出的“瑶草”,那是真正从温度香味儿外形之上,都没有任何破绽。 唯一的破绽,或许就是只能存在于龙珠洞天。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在俞幼泉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幻术巅峰。 俞幼泉当即翻开这本《传习录》,很快俞幼泉就发现这本书对他而言,还是有些太深奥了。 譬如。 第一个故事叫做《滴水落而香满屋》。 上面记载有一日,程老供奉早上起来看到一滴露水从一朵花瓣上滴落,有感而发,是日满屋馨香。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 譬如。 其中一个故事叫做“共食一碗羹”。 有一日早上起床,特别想吃小时候吃到的一碗羹汤,然后就出城寻找。 让他非常惊喜的是,多年过去,当年那个卖羹汤的小摊竟然还在,只是摊主从曾经一个刚刚接手小摊不久的青年变成了垂垂老矣的老汉。 老汉的手艺非常棒,一碗羹汤下去,让他找到了曾经的记忆和过往,一朝悟道。 那日整个小村里的人,好像都同时到村口老汉那里吃了一碗羹汤。 至于第三个故事,则叫做“心花”。 记载的是程老供奉曾经暗恋一个女子的故事。 倒也不能说是暗恋,而是在一次游玩的时候,惊鸿一瞥,意外看到一个绝美的女子。 一时,让他痴恋不已。 但再去找的时候,却是怎么也没有找到那个女子。 而也因此,让他念念不忘,朝思暮想。 后来他甚至娶了好几个有这个部分女子特征的女子。 又多年后,他一位妃子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他画的那幅画,这才惊呼原来她和丈夫竟然早早就邂逅过了。 还真是天公作美,月老有情。 程老供奉闻言,如遭雷击,当场大怒就将那个妃子轰了出去。 是日。 程老供奉心头走出一个女子,就是他朝思暮想的那位。 次日,他专门去找那位妃子道歉,二者相敬如宾,而那位妃子也再也没提过她就是那位画中女子的事。 俞幼泉看完,顿时有种芭比Q了的感觉。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简直不要太唯心! 看见一滴水,然后满室馨香;自己吃一碗羹汤,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好像同时吃了一碗羹汤. 这记载的就是情绪渲染和覆盖么? 一心直接影响一村的人,也的确是有些夸张。 不仅仅是这个面积,还包括情绪浸染的方式。 村里人多多,做的事情各不相同,甚至干脆有些人就已经睡去,但醒来后他们依旧深信不疑自己吃过这样一碗羹汤。 厉害了! 至于那个叫做“心花”的故事,貌似就是男人心中的“白月光”啊。 所谓的“白月光”,那就是白月光本人过来了那也不行。 俞幼泉有些感触,但就这般变成玄法,那还是想太多。 这些记录讲述的,貌似都是情绪传递和共情? 俞幼泉若有所思,但最终还是感觉太过玄虚了一些,只能暂时将其放下。 后来俞幼泉又看了下另外几个葫芦里的煞气,这一看顿时让俞幼泉欣喜了起来。 宝葫芦里所蕴含的煞气,赫然正是浊阴煞、蜃楼煞、乱七轮煞、地磁煞。 其中的“地磁煞”和“乱七轮煞”,就是学会龙珠洞天开启大术“画地为牢”所需要的两道煞气。 在以前俞幼泉就收集到了三十多道煞气,但是一直都没有搜集齐所有「画地为牢」所需要的八道煞气。 尤其是“乱七轮煞”,那更是非常之珍贵罕见,他就算是借助各种关系购买,一时都求购无门。 却是不曾想到,这次却是从莽金刚的战利品中获得了此煞气。 所谓的“七轮”,本质上乃是佛门的概念。 全称指的是“三脉七轮”,是人体经脉系统中七个主要的能量汇集点。 “乱七轮煞”,就是能够让人体七轮能量紊乱,从而出现种种问题的劫煞。 一旦中此煞,就有可能阴阳失调、五行紊乱、失眠多梦、幻视幻听、疾病丛生。 本质上就是一种能给敌人施加各种负面状态的煞气! 俞幼泉没有犹豫,当即盘膝而坐,开启龙珠洞天悟道模式。 刹那,被他置于龙珠洞天之内记载有大术「画地为牢」的帛书,以及他早早就准备好的,关于圆周率π的定义,以及小数点后近乎永远算不到尽头的数字书稿,都开始一一悬浮而起。 随后,装有此术所需要地煞之气的宝葫芦一一悬浮而起,好似一条大龙一般,开始从宝葫芦里挣脱而出。 只短短时间,龙珠洞天内的规则,就开始变成最合适修行和领悟画地为牢的状态。 随之,俞幼泉就看到大地好似骤然变得粘稠了无数,明明只是小小一个圆,但内里却像是一个黑洞,有着无垠的空间。 俞幼泉脑海中不断涌现出各种智慧的火花和灵感—— 就好像看到了训象人拴住大象的那根细绳; 看到刻舟求剑的那位愚者; 看到了身外无樊笼但心灵却始终在樊笼里的囚徒. 俞幼泉顿时明白很多道理,所谓的画地为牢,更多是指心灵的牢笼,而不单纯是指看得见的牢笼。 就像是乱七轮煞,乱的是身体,但也是心灵。 这和万物之间的联系,本质上就是相通的道理。 就像是“刻舟求剑”,难道人类真的不知道船是运动的,画下刻痕也找不到丢失的剑吗? 知道! 但是。 世上终究有太多太多刻舟求剑的“愚者”,甚至就连“故地重游”本质上也是一种刻舟求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