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3:梅赛德斯W13(6K,加更1/20) (第2/3页)
斯也到了,除此之外梅奔这边的所有高层也都悉数到场。 这么多人的到场,足以见得大家对于下赛季赛车的重视程度。 而对于明年的赛车,秦淼其实提供了不少的设计思路以及数据支持。 不过由于这个赛季维斯塔潘和红牛依旧在车手积分榜上威胁着汉密尔顿和秦淼,所以车队大部分的资源还是放在这个赛季的赛车升级上面。 也因此,秦淼和博塔斯他们俩平日里跑出来的数据主要还是用于这个赛季W12上的,给W13提供的数据有限。 当然了,秦淼也没理由去评判车队的这个选择是否正确,而且秦淼作为一个车手的角度来说,他肯定是想要在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赛季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毕竟如果有一天梅奔真的不行了,秦淼第1个赛季的表现足以证明秦淼还是有天赋的,离开梅奔之后秦淼找下家也方便。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与汉密尔顿寒暄了一番之后,和汉密尔顿在休息室内等待着的秦淼得到了通知。 “准备好了,过去吧。”汉密尔顿率先起身。 秦淼也和汉密尔顿一起起身,随后两人一起去了梅奔的风洞实验室。 秦淼和汉密尔顿对这里都不算陌生,梅奔的风洞就是一个白色的长圆形空间。 不过内部却很大,足够四个人并排站着,高度也有五米左右。 空间的一头有一个白色的像是叶片一样的东西,而风就是从那些叶片吹出来的。 梅奔的风洞也不算新了,不过建设的时候规格比较的高,所以时至今日这个风洞能吹出来的最大风速也还是290公里每小时左右。 尽管没办法模拟出赛车在极速状态下的空气动力情况,但是对于赛道上大部分的中低高速弯来说,这个风洞都能模拟出来。 随后,在梅奔工厂技师的推动之下,一台赛车被推了出来。 这台赛车不同于W12负责的前破风翼,原本安装破风翼的位置被下洗的侧箱代替,前轮位置有着梳理前轮气流的鳍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车的车身上没有任何的涂装,就只是黑色的碳纤维纹路。 这就是梅奔的W13了,秦淼也是第一次见到这台车被组装起来的样子,以前见到的都是这台车的零件。 和这个赛季的可乐瓶车身设计,破风鳍片不同。 因为赛会实行的新规则,所以赛车上没有了那极其复杂的鳍片,第一眼的视觉效果十分的整洁干净。 与此同时,赛车的后部设计更加极端,底板大大突出外部,可车身却极其细小,侧箱也是一个向下切的状态。 没有涂装的状态下,显得有些干巴巴的,真的称不上有多好看。 “你感觉怎么样?”双手抱胸站在秦淼身边的汉密尔顿看到自己面前的这台车之后用手肘顶了顶秦淼的胳膊问道。 秦淼摩挲着自己的下巴说道:“如果还用这个赛季13英寸轮胎的话,我觉得这台车很不错,是一个完美级别的艺术品。 但是下赛季我们会换上18英寸的轮胎,更换了轮胎尺寸的状态下,赛车的特性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尽管这台车的很多数据都是我提供的,但我也没有办法这时候就断定他到底是好是坏。” 汉密尔顿却说道:“不知道为什么,但看着这台车,我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秦淼意外地看了看汉密尔顿:“你觉得这台车的速度会很慢?” “不,我还是相信梅奔车队的研发能力的,但我看到这台车的时候诞生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汉密尔顿皱眉沉思了一会儿,不过他很快就和自己和解了:“有可能是我最近这段时间太忙了吧,年纪大了之后神经有些衰弱,应该是我想多了。” 秦淼也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纳闷,为什么一台车会给汉密尔顿带来这种预感呢? 两人闲聊的这段时间,车队的技师已经将赛车固定在了风洞之中固定赛车的位置上。 将四个轮子的螺旋固定好,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什么疏漏之后所有工作人员撤离风洞。 随后风洞的入口被封闭,秦淼他们也就只能通过风洞四周安装的高速摄影机观察风洞内赛车的状态。 之后风洞启动,不过设计这个风洞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噪音的问题,所以秦淼他的这个观察位置能听到的声音很有限。 之后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测试项目了,秦淼和汉密尔顿两人虽然不是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也是能看懂车队这边的测试项目的。 反而是那些过来观摩的车队领导层看了一会儿之后就觉得有些无聊了,毕竟梅奔车队这边今天过来的股东都是负责商业方面的,懂技术的不算多,留在这里他们也看不懂。 所以没多久之后他们就离开了。 等他们走了之后,秦淼和汉密尔顿也放松了不少。 不过两人并没有忘记工作,第一次测试的这段时间,秦淼和汉密尔顿两人就在看车队的新车气动外形具体能给赛车提供多少下压力,以及各种数据。 看了一会儿之后两人身边又来了一个人。 “根据我们的计算,进入地效时代之后,我们赛车的气动下压力有超过60%都将来自地效底板,而根据我们模拟器跑出来的数据来看,我们的这套底板的设计能最大限度减阻的同时保证气动下压力的充足。”说话的这人是梅奔空气动力学部门主管:埃里克·布兰丁。 这也算是一位技术大佬,不过秦淼和他接触得比较少,大部分时候秦淼其实都和技术总监麦克·埃利奥特在沟通。 见到对方来到了自己的身后,秦淼与汉密尔顿先是与对方打了个招呼。 随后汉密尔顿有些好奇地问了一句:“新规施行之后,赛车的驾驶特性会有哪些不同的变化?” “嗯,我觉得变化应该在整体平衡上,毕竟实行地效规则之后,赛车的主要下压力都来自底板。 赛车的重心会比这赛季的赛车更低,而且我们零侧箱的设计会使得赛车的气流更容易梳理,赛车在气动方面的调教会比这赛季有更大的窗口。”布兰丁说这番话的时候信誓旦旦,脸上写满了自信。 秦淼和汉密尔顿听到这里之后两人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汉密尔顿尽管脸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神情变化,但听到对方这么说之后,内心还是安定了些许,至少来过这一趟之后汉密尔顿清楚地知道下赛季梅奔的赛车可塑性比较强。 而秦淼则满是好奇和探究:“赛车的一致性问题先不论,极速状态下我们赛车底板的形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