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重生狂想曲_一百九十二章:传承(八千字单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九十二章:传承(八千字单更) (第4/4页)

快烂掉了,我看着心尖都在发颤!”

    “老周,你别急啊,现在咱们没这个条件来大修故宫,再等两年,小李子他们不会让这些老物件毁了的!”

    “我们等的了,物件她等不了啊!我师傅走的时候手把着我让我看好她们,当初可是有人为了这些东西付出了血的代价,才让她们保存下来,在咱们手上没了,以后怎么向我师傅,向我们的后人交代!”

    山河听着里面的话语,能想明白他们的话题,转头看了看神情苦涩的李主任。

    李主任咧嘴苦笑着对山河点了点头,敲响了会议室的大门。

    伴着“请进”的回话,三人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的黑色沙发上坐着几位看上去年近花甲的老人。

    其中一位脸上还带着几分愤懑。

    “师傅,这就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导演山河。”李主任恭敬的对几位老人介绍了山河,转头给山河介绍道,“这是我师傅向之彦,著名的文物鉴定家,画家…”

    “行了,小李子,不用你介绍了,都是废话!山河,我们几个都是文物局的离退休干部,这次约你来是我们的主意,你们坐!”向之彦挥手说道。

    山河恭敬的对几位老人自我介绍道:“几位前辈,你们好,我是丘山河!”

    “别站着,坐下说!”带着愤懑的老人对山河倒是十分和蔼,“我叫周可为,你的小说我看过,以你的年龄称之为天才,不为过!《正阳门下》和《如果国宝会说话》都很好,不管内容合不合胃口,但我看的出来你对老物件很感兴趣,对吧?”

    山河点了点头,坐在了几位老人下手位,“周老,您说的对,我的确对古董很感兴趣,她们是文化的载体,是整个华夏文明的精髓,我想任何一个以文化为生的人都会喜欢和爱惜她们!”

    “说得好!”另一个老人开口插话道,“我叫于向乾,故宫博物院里的老古董,在里面待了一辈子,你拍的那部记录短片我先不说了,后续怎么拍你们年轻人自己安排,我听说你给央视出了个主意,要把故宫里修文物的人和事拍成纪录片,是真的吗?”

    山河看着老人回答道:“于老,是真的,策划方案我还在写,名字就叫《我在故宫修文物》。”

    “好!这个名字实在,可不就是说的我们吗!”周可为高声说道,“山河,能跟我们说具体点吗?”

    “当然可以,文物是一样物品,对不了解她的人来说只是一件物品,在乎的是她的价格和珍贵程度,但对于修理她们的人来说,她们是有生命的,是有传承的!”

    山河沉声说道:“记录故宫里修文物的技艺和传承,就是这部纪录片的核心,我想让大家知道,这些东西很重要,是我们华夏文明的见证和底蕴,总有一天她也会是我们前进的底气和力量!”

    “说的好啊!山河,你说的太好了,当初我们的上一辈人为了给我们留住这些,倾家荡产,颠沛流离,冒着生命危险躲避东洋鬼子,她们不能在咱们手上没了,听听,你们听听,咱们的后辈都知道这些物件意味着什么,怎么有些人就看不见呢!”周可为拍案而起,大声说道。

    “好了,老周,你脾气收着点,在后辈面前说什么怪话,有意义吗!”向之彦沉声对周可为说道。

    “山河,你的心思很好,我们很欣慰能有后辈理解我们,现在我们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你认为这部纪录片能给故宫博物院带来多大的帮助?”

    山河看着几位盯着自己的老人,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我觉得帮助会很大,各位前辈,你们其实不必太焦虑,只要文物的价值被大家都看见了解,客观原因会克服的,这些老物件会恢复她们的光彩的!”

    几个老人相互看了看,向之彦继续开口说道:“山河,你过来是找文物局合作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还不等山河回话,一旁的李主任就说道:“师傅,我们文物局已经决定和山河合作了,具体的条件后面会谈,您放心,局里很支持!”

    向之彦看了看自己的徒弟,“小李子,你们得向山河学习啊,整天等着上面的拨款不行啊,国家现在处处要用钱,这么多部门咱们争的过来吗?得多想点办法,山河的做法我看就好的很,既宣传了文物的重要性,又能获得经费,两全其美啊!”

    “师傅,我们会好好总结的!”

    “我们都老了,靠你们了!”向之彦叹了口气说道,“山河,我们几个都认识小马,以后有空让小马带你多到我们那坐坐,他的收藏杂项居多,论书画,瓷器,木器他可比不过我们几个老骨头!”

    “老向说的对,山河,按年纪你都是我们孙子辈了,但就冲你今天说的这些话,咱们做个忘年交没什么问题!”

    “老周,你这倚老卖老的毛病在哪都改不了,知道什么叫达者为先吗,自古英雄出少年,山河,你很好!”

    山河带着几分莫名的感动离开了文物局。

    合作肯定是没问题了,只是这次文物局之行,让他了解到了当下故宫的窘境。

    修理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耗费的人工和金钱可不在少数,现在出现了较大的缺口。

    老一辈的离退休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故宫里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对这些东西的感情可想而知。

    外人或许理解不了,山河还是能体会几分的,他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知道这种一代接着一代的传承力量。

    未来,这些可都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明的底蕴,华国会和天竺一样,什么政策到了那里都会变味,奇葩的的事件频出,让人哭笑不得!

    这一刻,《如果国宝会说话》和《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山河眼里有了更深刻的含义。

    “杨柳,你说我们把《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的利润捐给故宫博物院怎么样?”

    “你是老板,你说了算!不过咱们还是先低调点,等项目成功了再决定也来的及!”

    山河低头思考了一会儿,“你说的对!这事不能在明面上,先把活干完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