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重生狂想曲_一百九十八章:座谈(七千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九十八章:座谈(七千字) (第3/4页)

br>    “答应了!”山河点了点头回应道,“学校那边倒是没给我压力,我考虑和金老先生谈谈对学校有利,对我也没什么坏处,只要不涉嫌炒作,我倒是挺有兴趣的,到时候大家都去听一听!”

    “金庸的演讲肯定不能错过啊,我高中的大半的空闲时间都交给了他!我最喜欢《神雕侠侣》,小龙女永远是我的最爱!”

    “《天龙八部》才是最经典的好不好,金老先生自己也这么说的!”

    “《笑傲江湖》写的最好,有点影射和讽刺意味。”

    …

    金庸要来北影演讲消息两天内就传遍了北影,女生那边不说,男生这边是相当的关注。

    大家都在聊着金庸的武侠小说,哪一本最好看,最经典成了男生宿舍里争论的焦点。

    盗版书的唯一好处就是流传度高,金老先生在华国的图书销量不可计算,版本太多了,盗版也太多了!

    在这个年代,没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男生不多,随便找个人,都能聊上半个小时!

    张纪忠的效率很高,没几天,金庸的行程就定了下来。

    就在山河完成《悬崖》大纲的后两天,金老先生就来到了京城。

    当天晚上张纪忠在京城饭店摆了一桌,给几位来自港岛的同胞接风。

    刘晓丽两母女也在受邀行列。

    “金老,这位是刘亦霏,是王语嫣的饰演者,您老觉得怎么样?”张纪忠向金庸介绍道。

    金庸眯着眼睛看了看,笑着回答道:“天生丽质啊!年纪虽然小了些,但很符合王语嫣的单纯和痴心,很不错的选角!她旁边这位是王夫人的饰演者吗?”

    “哈哈…这是刘亦霏的母亲,也是她的经纪人!小丽要不你也来试试镜!”张纪忠笑着回答道。

    刘晓丽笑着摇了摇头:“我可不是演员,吃不了这碗饭!金老,您好!多谢您对我女儿的肯定!”

    “不客气,实话实说罢了,看着你们母女俩,证明相貌的确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金庸微笑着回应道。

    几人寒暄后,便入座上菜了,酒过三巡后,一桌人开始边吃边聊起来。

    话题很快就说到了山河身上。

    “小张,我对这次北影的谈话对象山河十分好奇,还是国内出人才,十八九岁已经名满天下了,不输王勃王子安在滕王阁前的风采啊!”金庸慢声细语的说道。

    张纪忠笑着回应道:“山河的确是国内不世出的天才,我也有接触过几次,而且京城里也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言,他是出了名的才思敏捷,想法多的一个接着一个,我一个老朋友就被他折服了,在博物馆里走了几步,就有了一部小说的灵感,逛了一圈,就给我朋友出了个主意,把全国的古董市场都给带火了,不得不服气啊,你随便在京城问问,人人都能跟你说点他的事,堪称异数!”

    “哦?”金庸有些吃惊了,他知道山河的名气大,但没想到他在国内的影响力有如此的深厚,“我听说他刚刚在国内掀起一场关于未来的争论,他的观点我也有所耳闻,很自信,有少年强则国强的气势!”

    旁边报的随行人员也插嘴说道:“在港岛,他的言论也引起不小的争论,大部分人认为他过于轻狂了,有违华国文人的谦逊特质!”

    张纪忠看了看这位随行人员,笑了笑,“有人给他配了首词,虽然不太工整,但基本代表了国内对他的评价!”

    “哦?小张你说来听听!”

    张纪忠开口就把词念了出来,“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日显锋芒。烈火再炼双百日,化莫邪,利刃断金刚。雏鹰羽丰初翱翔,披惊雷,傲骄阳。狂风当歌,不畏冰雪冷霜。欲上青天揽日月,倾东海,洗乾坤苍茫。”

    “这首词,我印象极为深刻,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这般的情怀,金老,你感觉怎么样?”

    金庸看了看显得有些尴尬的随行人员,“少年气十足,豪情万丈,国内年轻人的心气很高啊!看来我和这位天才的交谈会很精彩,我很期待!”

    张纪忠回话道:“金老您不必担心山河会出言不逊,他平时的生活十分低调,年少成名却依然待在学校里与一般学生无二不同,不是轻狂之辈!”

    金庸点了点头,几人都没有再谈起这个话题。

    金庸来北影演讲的前一天,北影的宣传栏里已经张贴了活动的海报,“谈古论今―金庸北影演讲及与山河的座谈交流”。

    活动的门票一共四百张,被分配给了北影的各个院系。

    可演讲的当天,北影的大礼堂一大早依然人群如织,许多学生都想看看有没有加座的机会。

    九点正,主持人宣布了活动的开始,金庸不紧不慢的走上了台前。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他的演讲开始了。

    金庸的开场白非常谦逊。“我要先讲四句话,‘班门弄斧,兰亭挥毫,草堂赋诗,京城讲学’。”金庸说,自己曾经受邀在兰亭题字,在杜甫草堂赋诗,在京城讲学,这些经历都让他有些不好意思,只可与“班门弄斧”并列。

    此后的一小时,金庸以“华国历史大势”为题,向北影师生们介绍了他对华国历史大势的认识。

    金庸从河姆渡文化等早期华国文明讲起,论述了融合开放对于华夏民族强大的重要作用。

    他还从侠义风骨讲到了鲁迅先生,说《鹿鼎记》的灵感是来自于《阿Q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