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章:北美再称雄 (第3/4页)
“除了《阿凡达》没有电影挡得住《地心引力》,《2012》在国内都看不见了,和《地心引力》一比,实在是没法看!” “山河是真够牛叉啊,北美首映都不去,对国内票房看的比北美还重!” “《地心引力》这种质量还需要山河去站台?看着吧,北美也要被横扫!” … 这则消息同样传遍了全球,各国网络媒体纷纷以《地心引力》大幅度打破华夏票房记录作为标题,报道了这则新闻。 而《变形金刚2》则给《地心引力》做了一把垫脚石。 《地心引力》是一部颠覆性的影片,它的票房经历也足够反常。 以往的大制作影片无一不是从北美开始爆发,然后再蔓延到全球各国。 好莱坞就是这样利用电影而成为了全球娱乐的中心,电影也成为了M国向外兜售文化价值观的利器。 而《地心引力》则是反常规的先在华夏爆发,这就让华夏无形中成为了各国媒体影迷的关注中心。 华夏的电影票房成了《地心引力》一项标志性的数据。 这两天,华夏这个词语在全球媒体的报道中,前所未有的频繁出现,无形中就给华夏做了次推广,让更多的全球大众把目光投向华夏,产生好奇,甚至喜欢上这个古老的国度。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这种力量虽然不如武器强权那么直观有力,但它绵长而无声,不可忽视。 十几个小时后,北美同样传来喜讯,《地心引力》北美首日票房三千二百万美金,空降北美票房排行版首位。 《2012》的日票房直线下降,跌幅超过了百分百,只有不到六百万美金排在第二位。 零九年,好莱坞首日票房记录属于《暮光之城之新月》,首日票房破五千万美金,第二是《变形金刚2》,首日票房三千八百万美金。 《地心引力》和他们没有可比性,两部影片都是电影续集,并以粉丝观影为主,票房爆发力极强,但续航能力很差。 单以原创类电影排行的话,《地心引力》甚至打破了《我是传奇》的两千八百万美金的首日票房记录。 这是个非常出色的首日票房,比迪斯尼预期的两千八百万多出四百多万美金。 同时,《地心引力》经过一天的放映,口碑极佳,所有接受迪斯尼调查访问的影迷都给电影打上A 的评价。 烂番茄影评网上,观众新鲜度是骇人的百分之九十九,媒体新鲜度也达到了历史性的百分之九十六。 凭借这个口碑,迪斯尼确信《地心引力》会继续爆发出骇人的能量。 中美两国首日票房之和四千三百万,口碑好的出奇。 这给随后即将登陆欧洲各国和霓虹市场,奠定了爆发的基调。 《地心引力》的形势一片大好。 对此情况,最闹心的非哥伦比亚影业莫属。 《2012》上映十五天,北美票房一亿三千万美金,全球票房四亿六千万美金。 如果没有《地心引力》的横空出世,它会很自然的向上积累票房,最后全球票房逼近九亿。 但山河把一切都给搅混了,《地心引力》上映的第一天,《2012》的北美票房就下跌了一倍还多, 华夏更是滑落了十几倍,甚至随后会归零,可见明日登录欧洲和霓虹后,《2012》的票房会收到怎样的打击。 照此预期,《2012》北美票房甚至破不了一亿八千万美金,全球票房也破不了五亿。
哥伦比亚将面对着巨大的亏损。 其高层纷纷叹息吐槽,不是我们的经营和发行水平有问题,运气实在是太差了! 怎么会对上华夏丘这种怪物! 一亿两千万美金、一年半不到的制作周期,生生被他搞出部势不可挡的开创性影片来。 非战之罪啊! 福克斯影业此时也不轻松,山河的《地心引力》来的影响比他们想象的恐怖了数倍。 场面上虽然比《阿凡达》相差甚多,但单以3DIMAX拍摄制作水准来比较,并不比《阿凡达》差。 其观影体验甚至比《阿凡达》还要好上一些,山河的太空长镜头太过惊艳了,最大程度上展现了3D技术的优点。 关于这一点,连卡梅隆都没有否认。 卡梅隆第一时间就在影院里观看了《地心引力》,说实话,他被电影震撼了。 倒不是单纯的因为3DIMAX的特效视觉效果,最令他动容的是山河对技术和拍摄灯光的运用。 整个故事场景和3D技术结合的如此的顺畅,太空灾难拍摄的如此动人,全视角镜头如此的让人惊艳! 这是最好的太空电影,没有之一! 卡梅隆对山河的欣赏和认同骤然提升到了最大,如果不是两者马上要进行一场票房上竞争,他会找到山河,一起好好聊聊太空电影的心得体会。 卡梅隆摇了摇头,这样一部现象级的电影居然会与《阿凡达》同档期出现! 真是一件既糟糕透顶,又值得期待的无奈之事。 制片人乔恩看着摇头的卡梅隆问道, “卡梅隆,你认为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