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六十六章:华夏古礼 (第1/3页)
第366章三百六十六章:华夏古礼 整个丘家村此时都陷入了忙碌之中,回到老家的山河也不例外,被谢美玉指使的团团转。 大家都知道,这场婚礼恐怕是丘家村有史以来最大的场面,大家都引以为荣,各家各户都自发的加入了婚礼的筹备。 原先村子里的谷坪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广场,中间搭起了一个舞台,边上的一大排老式谷仓也没拆了,变成了一个小房间。 装饰了一番,乡村味十足,甚至还带着点华夏特有的古韵,环绕着村子的小溪边建起了一条长长的复古栈道,村子里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廊桥也被翻修一新,与栈道相融在一起,整个丘家村立马就有了古村的风貌。 这些都是丘江两口子的手笔。 儿子结婚成家对于丘江和谢美玉来说自然是头等大事,他们两口子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了准备。 与村里的族老一商量,干脆乘此机会,楚河集团出资给丘家村来个专业美容。 有钱了,大家要求的就不只是吃饱穿暖,能把家乡搞的漂亮舒服点谁不喜欢。 整个丘家村都加入了这次美容工程,不用出钱,但可以出力! “哈哈…” 在山河不停的拱手致谢中,队伍越来越长,快到到达县城时,这个迎亲的队伍已经有了数百米长,道路两边都挤满了看热闹的游客和乡民。 自从来到这个闽省山区偏僻的小县城后,闽北县和丘家村的情况可给了这些媒体记者不小的惊叹。 此时,在小院里的海瑟薇已经是一身大红色凤冠霞帔,头盖着红头巾,等待着山河的到来。 山河扶着乌纱帽无奈的苦笑,这和自己小时候见过的迎娶接嫁可不一样,新郎哪有穿的这么花里胡哨的? 可山河的意见遭到了大家的反驳,被家人直接无视镇压了,整个婚礼流程都是县文化馆根据县志里的记载还原的, 为什么叫“新郎官”,除了官位品级外,老礼新郎在结婚这天就是和状元郎一样的打扮。 … 闽北县这个山区小县城成为了这两天全球的热点之地! 六月十四日,整个闽北县大小饭店宾馆一起挂出告示:今日八折,明日五折,后天酒席免费! 闽北县人民对山河的溺爱和自豪,让国内外记者都为之感叹动容! “你们这种行为是政府的统一要求,还是你们自发的行动?” “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合常理的想法和行为?” … “爸,我知道了!” 整个迎娶队伍更像是一场夸官游街! 山河一身盛装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身前的几位同族兄弟,穿着大红礼服,牵着马举着新竹做成了婚旗,沿路不停的放炮。 尤其是欧美记者,闽北县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报道评述了,他们纷纷把目光对准了闽北县和闽北人。 国内大众可看的相当欢乐,他们都体会的到这份溺爱和自豪。 身后,还有一样喜庆打扮吹吹打打的唢呐乐队,加上一群人抬着大花轿。 离婚礼还有两天的时间,整个闽北县城已经是张灯结彩,喜庆的气氛已经笼罩了整个县城。 “是丘自己出的钱吗?” 山河自然希望家乡越变越好,越变越美,笑着就给了父亲一个大拇指, 这个消息成为了一则花絮被传到了全国全球。 丘江对此得意之极,拉着儿子就显摆起来, “看看,老家变样了吧,这是我找人搞的设计,全村老小都提了意见,参加了施工,咱们丘家村现在是标准的迈入小康,估摸着你和海瑟薇婚事过后,以后光靠旅游收入全村都能吃喝不愁!” “哈哈…你妈高兴的很,她这回把几个有名的客家菜传人都一股脑子请来了,她现在念叨的就是抱孙子,你和妮妮赶紧圆了她这个念头,我被她唠叨的脑门子发晕!” “爸,您这事办的漂亮,我回来都傻眼了!” “我自己的事,一点忙都没帮上,让您和我妈费心了!” “我家的店铺小,以前没办过酒席,不过后天我也会摆上两桌,都是客家菜,和丘家村的菜谱差不多,肯定没有那么丰盛,但也是我们大家的心意!” 传统的华夏婚礼流程有些复杂、繁琐,但流程的每一环节都代表了众人对新人的祝福,预示他们有好的未来,和美的生活。 丘江被儿子夸的兴致高涨, “小河,这个谷坪就是你婚礼的场地,你邀请的来宾都在这里摆宴接待,另外估计来的人不止咱们请的这些,现在全村只要能摆上桌椅的空地都安排好了酒席,这在古代就是正宗的长街宴!” 甚至有许多饭店灵机一动,也推出了“山河婚礼客家菜套餐,八折为山河贺喜!”的营销方案。 欧美大众可能不理解这种集体自发的行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Businessisbusiness,生意就是生意,和情感得分开来对待。 没有印象中的封闭落后,倒是有几分旅游胜地的感觉,风景秀丽,人们热情似火。 迎亲的队伍从丘家村出发时,虽然热闹非凡,但队伍并不长,但一路上不停的有人放着鞭炮加入队伍。 整个县城都陷入了鞭炮和欢呼声中! 山河在马上只能微笑着不停的向四周拱手致意。 一大早山河就被打扮成了古代状元郎,带“簪花”的乌纱帽和胸背缀以大红圆领袍,肩部还斜披一幅红色锦缎。 “哈哈…都是我们自愿的,们不明白山河对于我们闽北意味着什么,他不仅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福星,更是我们闽北人看着长大的孩子,他结婚成家,我们都为他高兴,县里大大小小的企业公司都一起出钱出力,为的就是让大家一起都能喝上山河的喜酒!” 国外媒体争相采访这些商家, 还真把华夏古代的迎娶习俗给复原了出来。 “山河小时候调皮的很,经常在街上到处乱窜,我们这些人那时候都在这里摆摊,他就是吃着我们做的小吃食长大的,谁能想到那个皮孩子后来能这么出息…” … 这个全县范围的公告引起了游客们的大声欢呼,也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 县城里的人流比往常多了数倍,随处可见拿着相机拍摄或扛着摄像机的媒体记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