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三章:不得不服 (第3/3页)
thebith!”
詹姆斯骂骂咧咧的就摔门而去。 理查德这下子爽了,收敛了气势,继续说道: “接下来制片公司这边的主要任务还是启动DC漫画宇宙,就从重启《超人》开始,华夏丘既然拒绝了,我们得找诺兰好好谈谈,还有《猫女》项目暂时搁置,启动《神奇女侠》的剧本改编,我们必须尽力把华夏丘夫妻拉进我们的阵营!” … 《小丑》的成功引起了华纳内部一系列变动,身在柏林的始作俑者山河可不清楚,他这会儿正和刚刚赶来柏林电影节的张艺某聊着天呢! “师哥,你这次来柏林待几天?” “哪能待几天啊,明天就回国!” “啊,《金陵十三钗》那边的影展你不管了?” “会去看看吧!” 张艺某摇头苦笑了几声, “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和我划清了界限,我去走走过场,尽点导演的责任吧,这次来柏林主要还是因为推不掉人情,毕竟我是靠着柏林电影节成名的,没有当初《红高粱》的金熊奖,估计就没有现在的张艺某!” 山河点了点头,这话没错! 《红高粱》和《霸王别姬》奠定了张艺某和陈凯哥两大导演的国内地位,他们的确该感谢欧洲电影节! 张艺某看着山河继续说道: “《小丑》我在北影和老谢他们一起看了,拍的好啊,你现在彻底把我们拍在了沙滩上,你知道我最羡慕你哪一点吗?” 山河没有刻意谦虚,笑了笑问道: “哪一点?” “讲故事的天赋!” 张艺某感慨的回答道: “这就是作家给你带来的天然优势,你的电影总能给人以沉浸式的带入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一点我就差了太多,这次《金陵十三钗》就表现的很明显,观众看完后没有共鸣,自然就没有话题性,光靠炒作长久不了!” 山河摸了摸额头,有吗? 应该有一部分吧,但主要还是因为我有脑子的原片记忆打底。 不过自己的导演技艺的确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天赋和才华应该有一点! 不知道比不比得过眼前的张国师, “师哥,我看你的问题还是受票房的压力过大,接下来,你不用考虑怎么收回投资,就按照你的想法拍,说不定会有一些收获!” “呵呵…有你这个土豪撑腰,我现在可没有压力!” 张艺某露出了标志性的老农笑脸,脸上的沟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陷越深, “这次《小丑》在北影的放映影响极大,现在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在拉片学习,所有的老师都在用《小丑》做教材,希斯莱杰演的小丑的确难以超越,这个角色肯定会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人物!” “小丑是他曾经的宿命,我很理解他!” 山河似是而非的回应了一句,便没有继续这这个话题, “师哥,你一会儿有事吗?” “没什么事,怎么,你有活动?” “要不咱们去《白鹿原》的首映现场看看?” 山河与王权安没有什么交情,甚至对他有点反感,因为记忆里这人塌房了。 但这是在国外,在国内可以鄙视不来往,在国外华夏人就应该摒弃隔阂、互帮互助,况且陈忠实的《白鹿原》原著小说山河很喜欢,上一世他没有看过电影版的改编,既然人在柏林,那还是应该去捧捧场。 张艺某也没有反对,站起身来直接说了句, “走吧!迟到了不好!” … 另一边的王权安一听说山河和张艺某要来捧场,顿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他是正宗的华夏第六代导演,在国内与山河和张艺某的观点不同,他的电影追求的就是艺术高度,在影片中添加商业元素在王权安看来就是在妥协! 他甚至有些鄙视第五代导演的集体转型,认为他们背离了艺术,背离了自己的初衷。 当然,王权安的确有坚持自我的底气,他零七年凭借《图雅的婚事》摘下了当年的柏林金熊奖。 前年,他的电影《团圆》再次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 面对国内其他导演,他傲气十足! 但,山河是个例外! 在国内第六代导演圈子里,山河有个很特别的外号:“妖人”! 这人委实太过妖孽了! 处女作《垫底辣妹》不说,从《月球》开始,山河就以一种让他们难以想象的方式一次次的打破了第六代导演的眼球。 科幻片《月球》奇迹般地获威尼斯评审团大奖; 全球票房六亿多美金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拿下金棕榈; 一部《地心引力》连《泰坦尼克号》都给灭了,但再挑剔的电影人,也不敢说这是部爆米花电影,在他们看来,《阿凡达》比《地心引力》差远了! 看完《瞬息全宇宙》后,第六代导演集体失声,喜剧片原来也不都是垃圾,麻痹电影原来还能这样拍! 还得再加上这次电影节上让人惊艳无比的《小丑》。 王权安参加了电影节开幕式,看过《小丑》以后,原先那点拿大奖的心思立马烟消云散。 这种“妖人”咱还是直接略过吧! 不在一个层次上! 小说《白鹿原》太长也太沉重了,自己只能把这部史诗般的故事想象成一幅幅油画来拍摄制作。 而山河呢,他居然能把一本好莱坞连环画拍成了一部罪恶史诗! 不仅有着沉重的现实含义,触动心弦,还特么特好看! 这种才能和天赋让人叹服,山河的的确确完成了一个极难的文艺命题:雅俗共赏! 不得不服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