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天才陨落 (第2/2页)
们来接棒!” 朱建华退役后,就到米国留学。前些年才回到国内,开了一个少年跳高训练班。因家人定居米国,对NBA多少还是了解。没想到时隔多年,大名鼎鼎的马速,会认出自己,还专门来给自己打招呼,激动之下,站起身来,对马速深深鞠了一躬。喃喃道: “我们中国人可以跳得更高,我相信!” 马速再次回应了一个道家稽首礼,这才回到赛场上。 这一幕,也被央视奥运转播席拍摄到,主持人有些感动地道: “刚才镜头中,出现的那位中年人,便是80年代3破世界记录,我国最著名的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可惜的是,他因种种原因,早早退役。而如此优秀的人才在最佳年龄退役,当年那种道德绑架的舆论氛围,我认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作为后来的媒体人,应该值得反思,并引以为戒。” 21世纪后的中国,媒体和记者们,比较上一个10年,头脑更清晰,也更有担当。今天当着全国、甚至全世界收看电视转播的华人面,能说出这样的话,还是比较坦诚、有担当的了。 小插曲过后,马速又陷入漫长的等待中。好在资格赛分为A、B两组进行,马速、刘洋分在A组,先行比赛。 在这之前,横杆到2.20米时,教练组就建议马速第一次试跳,但马速婉言谢绝。2.24米时,又一次建议,同样马速没有同意。 马速不是田协的人,他们也无法直接命令,很是无奈。 2.28米时,队友刘洋已经被淘汰,中国男子跳高队仅剩马速一人,让代表团官员,和跳高教练们心惊rou跳。
要知道,横杆高度只能升不能降。一旦这个高度失败,没有下调重新试跳的机会。 淘汰的人越来越多,横杆已经升至2.30米,场上只剩下一些世界著名跳高运动员,但大多已经用掉了1、2次试跳。只有马速一人,还保留着3次机会。 马速脱了外套,露出了紧身背心、短裤。此刻,他那堪比雕塑,比例完美无缺、强健有力的身材,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充分展露出来。 与其他纤瘦、大多1.9米左右,却只有不到80公斤的跳高运动员相比,马速的身材极为匀称,肌rou肌rou非常优美顺滑。 实际上,马速体重已经达到了140公斤,与NBA的重型中锋,都不遑多让,更是大多数跳高运动员的1倍以上。 但他的体重,主要是骨骼、肌腱等密度极高,体型反而不太明显。 摄像机此时也及时锁定到马速身上,让现场和电视机前无数的女性颜控观众们,不禁惊叫起来。 简单活动了一下身体,马速来到距离横杆约30米处。神识开启,计算好了步伐长度、速度、角度,测算了风向风速等,稍微调整了一下助跑点,举起了右手,给裁判示意做好了准备。 见裁判红旗放下,马速开始助跑。 前面15米,马速的每一步的速度不快但跨步较大,好似弹簧一般轻盈,最后约10米,缩小了步伐间距并加快了速度。 若有人将摄像机调整成微距摄像模式,此刻的跑道上,已发出了一阵轻微震动,可见马速每一步踏向地面的力度有多大。 马速现在是武道宗师级,力道控制已经是微妙至极,且收发自如。否则他这样的体重和最后几步助力,很容易给人发现其力度是多么恐怖。 横杆前30厘米,马速左脚一登,身体呈45度一跃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飘逸的弧线,干净利落越过横杆。 人在空中,便利用强悍的核心力量,好似自由体cao比赛般地优美沉身,收脚,落地滚动后立刻起身站立。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给观众们一个印象,仙鹤展翅也不过如此。 裁判白旗高举,示意此次试跳成功。马速仅第一次试跳,便初步锁定了晋级决赛的资格。 奥运会跳高及格赛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是2.30米的及格线,另一个就是两组12人。也就是说,在不到12个决赛人数时,便取2.30米以下的最好成绩,以此类推。凑齐12人。 马速的一跳,就取得了如此佳绩,让代表团和教练组终于放下心来。 在紧接着的两次试跳中,马速没有过早暴露实力,每次仅升高2公分,最后以2.34米的成绩,成功晋级决赛。 即使如此,也让其他国家的跳高名将们,吓了一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