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用间宁国 (第3/3页)
海世家,相信紫云道与他们同进退的决心。
“只要卿迁移宗门,必可安宁国之心,届时趁此机会渗透宁国,掌握兵马。 且忍耐个两三年,待孤稳定国内,再提百万之师东进,卿则举二十万兵,献土归降。 如此宁人防线大开,我军长驱直入,不需一二月,便可灭亡宁国。” 陆渊跟玄成子讲述着自己的计划,然后目光灼灼的盯着对方,语气蛊惑道:“届时卿立下如此不世之功,我大楚国中,将无人能及也。 孤也将赐重赏,与紫云道与飞霜道同等地位,并以国教尊之。” 飞霜道投靠楚国,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 而且作为第一个投靠楚国的仙门,告诉陆渊四极将废,九州飞升这等秘事,令楚国能及早调整战略布局,以应对接下来的九州大变革。 可以说,这当是首功。 后面又资助了陆渊千枚灵丹,三位护法神将,帮楚国在这场五国大战中,取得了胜利。 飞霜道对于楚国的贡献,可谓极大。 所以从常理上来说,如今陆渊取得胜利,自当重用飞霜道,以偿还当初对方投资之情。 可以上这些,也仅是常理而已。 除了对楚国有帮助外,飞霜道那边,也不是什么好人。 在去年,九州修士准备渡海而出的时候,飞霜道的那些贼道,竟然暗戳戳的开始挖起了楚国墙角。 尤其是缙云那老家伙,更是亲自跑去汉中,找到黄玄,想劝说楚国的这位西三郡总管弃官而走,与他飞霜道一起乘船出海,飞升仙界。 青云子这边,也有飞霜道的人前来劝说。 结果自不必说,陆渊的两个分身,怎么可能抛弃自己本体,跑去跟他们玩飞升。 所以劝说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而缙云那边,自以为自己这些事情做的隐蔽,两个分身也没做出像楚王禀报的举动,觉得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可陆渊这边,心里可是一直记着这笔账的。 若非黄玄与青云子乃是他的分身,不可能背叛。 不然真像外面宣传的一样,此二人乃是散修,因仙道无望,所以才来投靠楚国,博一个世俗富贵。 那飞霜道这次挖墙角的行为,说不定还真让他给做成了。 毕竟飞升仙界的诱惑,对于修士而言,那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君不见整个九州修士,此时都聚在一起,决定举界飞升了吗? 而到时楚国少了两位先天第二境的修士,顶层战力几乎一下减少三分之一。 这其中的损失,可不是飞霜道区区三位神将,一千灵丹能够弥补的。 所以对于飞霜道的用心不纯,陆渊自然深恨之。 只是因为先前五国大战将起,有着大敌在前,楚国必须依仗飞霜道的力量,所以他也不得不忍下这口气,当做一切没发生过。 还嘱咐两个分身,对外作出私下隐瞒此事,以迷惑飞霜道,安定对方的心。 可这么做,不过缓兵之计罢了。 今后有机会,陆渊自然会报复回去的。 现在既然紫云道投了过来,这个仙门与飞霜道一样,对楚国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陆渊自然没什么顾忌了。 今后便直接把紫云道抬上去,跟飞霜道一样,共同册封为国教,让他们两边狗咬狗去。 至于当初对飞霜道尊为国教的承诺…… 谁也没规定,国教就只能有一家了不是? 而且飞霜道一家独大,于国来说,也并非好事。 能有一个紫云道进行牵制制衡,对楚国来说也不错。 同时也能让两家在争斗中,不断进行自我削弱,等他们斗得精疲力尽之后,陆渊再来收拾,就简单轻松的多了。 ‘哼哼,这两家贼道,先斗着吧。等我统一天下,再收拾你们。’ 陆渊心里面,已经想好十七八种手段,将来可以慢慢炮制紫云道与飞霜道了。 不过他心中想法,眼前玄成子自然是不清楚的。 但是先前陆渊提的计划,还有那国教诱惑,玄成子思考过后,却是眼神大亮。 此计划可行性确实很高。 而且成功之后,立下如此之功,紫云道必能在楚国境内站稳脚跟。 到时陆渊履行承诺,册封紫云道为国教。 ‘有了国教之名,处在同样尊荣位置,区区飞霜小道,拿什么与我斗?’ 玄成子心中想到此,立刻道:“大王妙计,我紫云道愿从之。” …… 神武十一年十月。 扬州第一道门,紫云道以楚国暴虐为由,举宗潜逃宁国,誓不为楚臣。 入宁之后,紫云道主玄成子,命门中长老玄弈、玄玉二人,入仕宁国。 宁帝沉丘闻知,大喜。 然后特赐原飞霜道山门,汨罗山于紫云道,令归国义士落脚。 至于玄弈、玄玉二人,皆封武侯,各令统兵马数万不等,驻扎国内边疆,以防楚人。 宁国颓丧之势,随着紫云道来投,复振不少。 临海世家之心稍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