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姨家的家务事(5) (第2/2页)
普通人而言,月薪三千,不吃不喝也要三十年。 可连这个目标都给否了,那要为了什么而努力啊! 努力达到普通人三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拥有的存款目标后,还不能休息一下吗? 我迷茫了。 我只觉得,他们谈论的一切,分房子也好,读书,上班,结婚生孩子,都不重要,都和我没有关系。 大姨就是做梦都想着赚钱。 两个女儿大了,她赚的那点钱也是辛苦钱,起早贪黑,没有一天能够休息,有事想休息就得请假扣钱。 她害怕被女儿嫌弃,看不起。 哪怕晴芬阿姐和晴雯阿姐都是心疼她,才让她换个能有休息时间,钱少点也无所谓的活,她都不愿意,反倒生气,向老妈抱怨。 老妈劝过,和大姨解释过她两个女儿的心思,可大姨听不进去,只说,她生的只有她了解。 私底下,她们肯定也为这事吵过。 老妈眼看劝不动也就不多劝,有时候又看不下去,多劝了几句,大姨一意孤行,被气的是老妈自己。 她就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没忍住就把狠话给放出来了。 大姨就老实了。 初中毕业的人怎么和老妈这个中专生比呢?可就是因为大姨在那个大家读书机会都不多的时代靠着父亲的支持勉强读了一个初中,便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了。 老妈接到大姨打来的抱怨女儿的电话,挂断后就会碎碎念说着这些。
我就听着。 有时候想想,老妈也觉得大姨不容易。 “年纪轻的时候,死了老公,要养两个女儿,找了新的,这个大女儿也不懂事,还要和她翻脸,小女儿就知道要钱,但不管怎么说,你们大姨好歹有她家老头子留给她的这套房子,不像我,就因为有个弟弟,什么都没有。” 所以,老妈其实也是有点嫉妒大姨的,再努力,也不如一开始生得好。 可这种思想,不能传给下一代。 老妈以为我们不懂,可我们很早就明白了,她教育我们要努力读书出人头地的话,我们听不进去。 我只知道,她没教育错。 只是,时代变了。 老妈努力可以进城,我们努力也不可能在大城市安家落户。 运气好,落了户,找人结婚也要找那边的人,他们会看得起从小地方来的人吗?老妈曾经历过的难题又会在我们身上上演。 这回,换一个不一样的选择吗? 世上那么多人,早就有人选择了和老妈不同的路,幸福也好,不幸福也好,那又怎么样呢? 做选择的时候,信自己最重要,好与坏的结果,都是自己在承担。 我们,不想去大城市。 那里不是我们的目标和归宿。 大姨夫和老爸互相看了眼,打圆场道:“真有一百万的话,存银行里,利息比别人上班的工资都要多了吧,有这点钱,不上班,找点别的事做做也行。” “轻松点,当个保安,扫扫马路也好。”爸爸说完又笑起来。 “扫马路不行。”大姨夫和爸爸碰杯,解释说,“现在扫马路也有人管,扫累了总要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一下对不对,尤其是大夏天,天热对不对,大冬天穿厚衣服扫地也累的。” “是。”爸爸接道。 大姨夫摇头:“有人管就是不让他们休息,地都扫干净了,还叫他们拿着扫把走来走去,也不知道装给谁看。” “拿了工资肯定要做事的。”老妈还是帮着那些有钱人说话,为他们压榨劳动力的行为表示理解。 这才是我最讨厌她的地方。 而她,竟然希望我也能成为那样的有钱人,为了钱努力一辈子,为了钱什么善良都可以抛下。 就像当初老爸店里收到假钱,我们不敢也是不想去用给别人,他们下意识笑话我们两个胆小,而不是夸我们,不用假钱是正确的行为,要一直坚持下去。 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的,我们不会用假钱,可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还是会收到很真很真的假钱,我们只能自认倒霉,为自己的愚蠢,善良,懦弱买单,笑话我们的人甚至比怪罪用假钱的人更多。 因为,他们以假乱真,足够聪明。 聪明的人,总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尤其是一些家里有着不聪明孩子的长辈,他们会爱死这种聪明的人。 他们希望我们也能变得聪明,甚至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小孩子都知道的一件事,骗人,是不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