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传奇之慕兰传_第五十一章 那我的小鸟算是凤凰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那我的小鸟算是凤凰么 (第2/2页)

相对上古其实是要大上不少的,毕竟如今的绿洲每一个都是整合了好几个绿洲才形成。

    大祭司和慕兰的行进路线到达的第一个绿洲便是楼兰。回国疆域呈狭长的南北走势,因此四个绿洲也呈顺序排列,只是由北向南略呈一个微弧。魔鬼深渊北部是大宛氏部落,曾经是非常强大的大宛古国,神王无数;深渊南侧便是楼兰部落,在上古时期辉煌至今,曾经是一个女儿国,如今也早已男女通婚形成了一个正常的部落;在南方便是回国都城精绝王都,太古时期的精绝古城传说是巫族大能相柳大巫的族地。当年的三十六部落自然便有十二名大巫的部落。最后便是大月部落,毗邻南海,也是最为贫瘠的绿洲。或许正是源于大海才有的绿洲吧。但绿洲内部的水源多是咸水,族内人口稀少靠晒盐营生,虽然贫瘠却非常富有。

    楼兰部落是回国的第一大城。

    回国的城池并非建在绿洲当中,而是在绿洲外围环形建城,自有保护绿洲的意思。楼兰绿洲自然也是最大的绿洲,靠近丹砂泽不用担心水源枯竭,自上古时代便修建有水利工事丹砂坝。传说是姒禹亲自修建起来的,正是如此姒禹深受回部各族的敬爱,也是能够最终统一神州的关键所在。

    楼兰部落虽然是直接的受益者,但其他部落也是可以受益的。那时大能还是不少的,调水运水还是十分方便的。即便在如今,若是其他部落缺水,楼兰部落的尊长也是可以利用乾坤囊前往缺水部落调水,大月氏的大部分用水便是这么来的。

    话说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多次一举修筑水坝呢,直接用乾坤囊运水不就好了。话是这么说,但即使是在太古时期也是有不少凡人的,上古时期凡人就更多了。大神仙人们都忙着修炼谁有那么多时间去管理凡尘诸事呢。姒禺却是极少关心凡人的大能,亲自治水,修筑水利工事,惠及神州亿万子民,深受爱戴。

    不过呢丹砂泽的地势低过回部,所以要想放水是需要引水工具的。水坝更多的作用就是在洪水时泄洪。这倒也算是两全其美的措施了。

    引水调水也是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水渠,不然的话直接排向沙漠怕是将整个丹砂泽的水排光了也流不到楼兰绿洲。绿洲既然能成为绿洲那定然是有着一定的风水基础,不然地下没有水源地面上再多的水也存不住。有了水源风水协调便可以形成循环,最终形成生生不息的宜居环境。若是无人管理的话,风调雨顺环境优宜,天干气燥的话绿洲慢慢的也就干竭了。但要是有人管理,风调雨顺自不必说,奉着干旱年景补水调水自然又能形成循环。人与自然相辅相成,风水往往都是养出来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人只懂得索取,对自然环境只有破坏从不改善,那么只会加剧自然环境的恶化,最终成为死地。而姒禺便是风水养生、改善环境的专家,他的一生所做功绩便是对环境的改善、对民生的改善,整个神州都因此受益。而干旱缺水的回部更是姒禺治水优先关照的地方,所以回部族民对姒禺还是非常敬重的,直到现在楼兰城内依然还有供奉姒禹的庙宇。

    丹砂泽本身便是神州固有的内湖。但经过无数年的环境变迁再加上仙神大战时受到波及也早有破坏的迹象,湖床不稳,注水缺失。姒禺治水的时候合并小河,修改河道,引水灌水,最终将丹水疏通连接到了乌苏河与丹砂泽,形成了一个循环,生生不息。但乌苏河的水多来自海域,属于咸水,姒禺将自己的宝贝定水神珠定在乌苏河的海口源头,将盐分溢出,渐渐的才转变成了淡水,成为整个神州大陆的命脉水源。

    正常的情况下大江大河的归宿都是大海,但仙神大战破坏了神州大陆的框架,使得神州大陆被四方海洋包裹,几乎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岛屿。

    河流的水大部分来自于雨水和冰雪融化。仙神大战后神州大陆鲜有雪山冰峰,即便有也终年冰冻,难以融化。没有了源头雨水自然也难以倾注,可能也正是源于此当初女娲大神修复大陆的时候才刻意留下了乌苏河的河床。但女娲娘娘似乎并不晓得咸水并不能被凡人直接引用。但那时神州内湖与河流还有不少,但也架不住经年累月的消耗。最后还是姒禺见识非凡,看出了神州大陆的风水之缺陷,通过治水将海水倒流最终将整个神州大陆养成了一个风水宝地。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凡人而言,对仙神却十分贫瘠了。可能也正是源于风水的缺陷才导致神州大陆灵气不足的吧。而传说有许多海外仙岛都是灵气充足的洞天福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