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_第261章 这是情绪的魔术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 这是情绪的魔术师。 (第3/3页)

实,在这个时候。

    《三体》第一部进入了尾声。

    而后面的剧情,才是真正更加黑暗,更加辽阔,也更加突破想象力的绝望。

    虫子的奋进,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意义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断的探索宇宙的真相,却不断发现更大的绝望,在绝望之中,“虫子”又始终顽强的寻找生存的方向。

    这种悬念,甚至是会一直蔓延到第三部的最终结尾。

    这样的半终止,对于这第一部,对于这样的剧情,似乎反而是最好的一种收尾方式。

    观众们看到这里的时候,会被剧情燃起来。

    可是音乐在终止式上,进行这么一个暗示,会在强烈的坚定情绪中,植入一种不安感。

    甚至不会让观众们意识到,音乐对自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可是,一旦拿出音乐单听。

    会感觉这个音乐没完成,断在了一半。

    或者总感觉似乎还欠缺了什么,让这一口气,一股力,没有彻彻底底的宣泄出去。

    会让人有种“没着没落”的感觉。

    可这样的感觉。

    却刚好引起后面的期待,刚好能够隐喻整部作品。

    换句话来说。

    就这么一段的处理。

    李景霖在音乐上,就跟这大刘在《三体》结尾时的处理,是一样的。

    他tm的就是不说到底怎么样了,到底是个什么寄吧结局。

    半开放式的结局,完全让你自己联想。

    怎么想,那完全随你。

    可以是程心留下的生态球导致宇宙最终没有重生,但偏偏多了一句“谢谢你”这对大刘说的话,让人们以为重生完毕。

    可是,却又可以理解成,宇宙重生不彻底,依然是三维,不断的膨胀,最终还是会死寂。

    亦或是成功了,但一个个轮回中,宇宙又被战争从十一维打回了三维。

    反正,黑暗,光明,完全没有任何确定的说法。

    作为书粉。

    作为听众。

    在这样的结尾下,一定会有一个感觉。

    【我踏马急急急急】

    “啧啧,李景霖.不能只说是音乐人了,这简直是玩弄情绪的魔术师。”

    陈导简直被李景霖的细节所完全征服。

    如果不是了解李景霖,并且懂点音乐。

    所以在这里很仔细的分析的话。

    甚至完全意识不到。

    他李景霖居然会在这么一个高燃段落的配乐中,如此雄壮的情绪下。

    玩这么一手很难被人察觉到的反转。

    “李景霖这要是去做恐怖音乐的话,那一定能把人吓死。”

    陈导忍不住有些可惜的摇了摇头。

    毕竟,目前来说,国内的确不推广恐怖片。

    音乐这玩意,力量还是很神奇的。

    往小了说,你意识不到,但没有还不行。

    往大了说,能凝聚信念,能鼓动情绪。

    陈导毫不怀疑。

    如果在合适的剧本,合适的场景布置,以及营造出了合适的氛围感,合适的观影条件下。

    李景霖完全能整出点吓死人的音乐。

    能够这样的玩弄情绪。

    其实,这便是缘由于对音乐心理学的理解与深入。

    将音乐语言,作为心理暗示的媒介!

    另一边。

    李景霖完全没有想到,陈导会这么想自己。

    虽然陈导的确没有过度解读。

    这音乐最后终止式的选择,不是巧合,而是的确有原因的。

    无非就是开放式结尾,悬念式结尾,确定式结尾之间的区别罢了。

    陈导的想法是很正确的。

    自己有意为之,也的确是为了点整部《三体》。

    音乐心理学,心理暗示去干扰情绪,也是对的。

    不过。

    这些东西,在李景霖的世界里.

    【这踏马难道不是常识吗?】

    “许欣,你看这里,同样的一个乐句结束,你在演奏的时候,是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乐句的音符,你可以想象成一句话,而你的处理,就是标点符号。”

    “利用标点符号,去影响传达出来的内容,进一步影响不同的情绪体验,是身为演奏家所需要思考的。”

    此时的李景霖。

    甚至想要开始将他“情绪的魔术”传授给他的徒弟。

    许欣点点头。

    标点符号有时候会比文字还能传达情绪。

    演奏家的表达也是如此。

    如果能够做好这一点。

    那么听在观众的耳中,那便是将这首乐曲“表演活了”。

    “一定要记得引导观众们的情绪!”

    “嗯,我记住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