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7章 霖哥是真滴快!好快! (第3/3页)
s='gcontent2'> 不只是因为这一个眼神。 欧阳菁下车,略带杀气,但因紧张仍有些失神的眼神,两人对视,主角应对的眼神,后续主角又与达康书记无声的信息交换。 的确是十分出彩的片段。 在这个地方加大配乐的影响力,这几乎换谁做导演,都会着重考虑的。 而在书写配乐的过程中。 李景霖依然将重心放在了心理暗示上。 前段时间,片头曲配合一些片段放出后,是有不少网友表示“这音乐乱糟糟的听的烦”。 这在李景霖看来,不仅不是否定,甚至是大大的肯定,最好的赞美。 为了电视剧所服务的音乐,从来都不是为了“好听”去的。 听着烦,那就对了! 只有听着烦,才能更加有紧张,悬疑,压抑的感觉,为整个电视剧的观感增色。 “首先是音量,配乐整体的音响效果一定要很大。” 音乐的音量可不是单纯做好了放大就行的。 在一段音乐中,不同音轨之间的音量配比也是很关键的。 在打底的beat音量做出基准后,为了提升整体音乐在音响上的表达,旋律线的音量是会拉大的。 人在欣赏音乐时的心理预期,从音乐心理学上来讲,有两个绝对的真理。 一,求变的。 二,求不变的。 在音乐一直不变的情况下会寻求改变,而音乐走向如果变化莫测,超出自己对旋律直觉预期太远,又很令人感到不爽。 一开始,营造紧张气氛。 自然是利用一段较为急促的旋律,开始反复重复。 做出一种焦虑感的暗示影响。 反复之下,音乐一直不变,人会越听越烦躁,非常想要求变。 在结合镜头,故事剧情的情况下,这样的焦虑感是很容易变成紧张感的。 接下来,一个转场,与主角针锋相对的,是从欧阳菁变成达康书记。 音乐上也是需要在这里,进行一个急转。 再次急转的话,就决不能一段旋律反复重复了。 而是需要在基准的主题动机上,进行连续不断的变奏。 在旋律不断的改变之下,会让听者感觉心里没着没落的,音乐的走向完全无法预示。 这就符合第二条,求不变。 这样的差感,造成心里空落落的暗示之下。 是很能通过音乐的不断变换,造成一种局势风云变幻,暗流涌动的感觉。 而为了映射剧情之中,“这事儿还没完,赢了的人不算完全赢,输了的人也未必翻盘”的悬念感。 终止式上,也需要做文章。 不能完全终止,画上句号。 往往,在文字表达中,这里很可能是一段省略号。 那么,音乐语言中的省略号。 那边是阻碍终止,不完全终止。 给人一种“音乐没放完,但直接把音响给按了”的感觉。 尤其是这片段最后,还有警笛声。 自然会让人抓耳挠腮。 如果是个强迫症,那是真受不了这样的处理方式。 但李景霖喜欢。 “对嘛,终止这玩意,得有想象力。” 李景霖又想起了当初在给《三体》最燃的一幕,写配乐《虫子》时,在结尾用的那么一点小心机。 之所以热爱配乐。 正是因为配乐可以疯狂的折磨观众们的体验。 这可比写流行歌好玩多了。 很快。 做好一个小样。 李景霖便打算给陈导发过去。 “取个什么名字呢?” 李景霖挑了挑眉。 起名鬼才再一次附身。 当即,在文件上打上了四个大字。 《王之藐视》 配合达康书记的这个小眼神子,简直不要太贴切。 当即。 将小样发给陈导。 仔细一看时间。 刚好过去了一个半小时。 毕竟还需要润色,不是只写一段旋律而已,还是需要花时间的。 很快,陈导便收到了回复。 “噗!” 正在喝茶的陈导,好悬没喷的满键盘全是茶叶。 瞪着眼睛看着电脑传来的文件。 “这么快?!” “好快!真的好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