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华夏人让黄昏变成了清晨。 (第2/3页)
了。 评判标准完全就是演奏家表达出来的东西能否展示出其价值,能否打动人。 所以,若是真正的天才,完全可以尽情的放飞想象力。 当即。 几位评委便继续追问了起来。 “刘,能否详细说说呢?我们很感兴趣。” 评委的这一句,顿时让后台不少的演奏家们眼神变的凝重了起来。 要知道,一般来说,比赛评委是很少点评选手的。 帕赛不一样。 相反,帕赛的评委会很认真的点评选手。 可是,点评这么多年。 对一位选手展现出的不同艺术表达如此感兴趣,可绝不多见。 “不用怕耽误时间,孩子,你尽管详细说一说。” 另一位评委微笑的开了口。 见评委都已经这么说了,刘晨阳便也没有拒绝。 当即,便压抑着激动的内心,开始缓缓陈述了起来。 “当初老师是拿恐怖美学来举例子的,鲜明的两个例子,便是西式恐怖与中式恐怖的区别。” “西式恐怖的根源是对死亡的畏惧,怪物的表现方式更多的,是外形的恐怖和杀伤力的惊人。” “但典型的中式恐怖,却是制造违和感,表现的并不是死亡,而是诡异,比方说原本应该是结婚的喜庆地方,突然出现了葬礼才会出现的一些物件,事物本身并不恐怖,但违反的常理会让人后背发凉。” 评委们微微皱眉。 没有打断。 认真的听着刘晨阳的叙述。 “无论是美学,哲学的表达,还是语言,文学,华夏人的表达一直是有一种委婉的浪漫。” “所以,放在小提琴演奏上,我就觉得,要想能够清晰的表达来自于东方的美学的话,需要在理解音乐内容的同时,以华夏美学思维,去展示一种华夏艺术的浪漫。” “哦?” 几位评委对视一眼。 不由得缓缓点头,眼中充满了新奇感与赞赏。 “华夏美学的表达形式这个很有意思啊。” 一位评委抬起头,开口问了起来。 “能否再举个例子?对于恐怖美学,我可能不太了解。” 在一阵轻笑中。 刘晨阳点了点头。 斟酌了一下语言,便叙述起来。 “那就用文学来举例吧。” “比方说,在表达孤独的时候,东西方的著名诗句就会有十分鲜明的对比。” “比方说,德国的诗人尼采曾经有这么一首诗。” “藏吧,愚人,在冰和嘲讽中藏你流血的心! 群鸦聒噪,嗖嗖地飞向城里栖宿, 快下雪了。――无故乡者,拥有痛苦!” “这就十分直观,且是一首很标准的,十分具有西方色彩与语言逻辑的优美诗句。” 在描述中。 几位评委点了点头。 刘晨阳的这句诗句,便是用德语所朗诵的。 毕竟,诗句的美感,从来只在他们本国的语言中。 基本任何翻译的诗句,都会失去美感。 在尼采的这首诗中,负面感表现的是十分直白的。 “而若是华夏文学的叙事浪漫,往往会这么描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源自于我们华夏著名诗人的一首名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举起杯子,只有影子,酒面倒映,以及我自己这三人,虽然是三人,但反而更能强调孤独。” 在用中文念了一遍诗句后。 刘晨阳微笑的解释着。 “所以,在通过不同的美学分支,甚至是哲学分支,去寻找东西方在艺术领域中的差异,试着用东方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西方的作品,我认为,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在小提琴的表达,那便是分割处理,突出表达,在技巧与技巧的对比中,思考到底是连续更好,还是适当的分离一点,或是填花点缀更好。” “刘,你真的很棒。” 评委忍不住称赞了起来。 “这些年来,我真看到了华夏的小提琴家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水准提升着,刘,你便是其中之一。” “我真希望你们华夏的音乐家,能够为世界音乐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 这可不是评委示好,更不是什么拍马屁。 这位评委名为波次,是一名西班牙的音乐家,今年都已经快70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