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李:这波好像可以碰?那就碰他! (第2/2页)
是你死,就是我亡。 “那就搞一下吧。” 摩根安排了下去。 可是,听了这话。 专家却面如苦瓜。 不过,也不敢违背摩根的安排。 毕竟,摩根才是大佬,掌握着一众人的生杀大权。 能吃饭,就得靠他。 只是相当后悔的问着自己“你为什么要跟摩根说这些”。 搞一下? 我搞什么啊?搞锤子啊? 历史一共就那点,还尽都是一些不能说的. 那就只能从屎里面挑点为数不多的金颗粒了。 而鹰酱最光辉的时刻是什么呢? 说点什么才能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学术足够硬气,还能足够调动情绪? 那似乎也就只有1941到1945年这段时间,最能有点正面说法了。 起码能有对黑暗面“避而不谈”的底气。 比方说. 我不谈正义是非,或者战局成效,我只谈当初咱超猛的工业,谈谈这些东西对当初的鹰酱们产生了怎样的正面作用。 还可以凭借一些战争的内容,去令观众产生强烈的情绪。
毕竟,作为鹰酱家的学者,钻研的还是文史这一方面的,对鹰酱家的历史种种可看的太清楚了,那比谁都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谈的。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摩根所代表的广播公司,进行了纪录片的立项。 当然,盯上鹰酱内容的可不只是摩根自己。 还有摩根心心念念的李景霖。 都说“不要踩一捧一”,但踩一捧一在有时候还确实真踏马好用。 并且,面对鹰酱的时候,那是真不用太去踩啊。 只要说点真相,那就全是啪啪的大耳雷子。 这种情况下,李景霖能不想着点? 那是必不可能的。 乘胜追击是常态。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打出了优势,就是要压缩对方的活动空间。 这边起势了,那叫赢了。 但如果这个时候,对面又恰巧的遭重了呢? 那叫赢了两次! 在纪录片《河西走廊》在全世界学术圈掀起浪潮后,李景霖便有了更多种多样的心思。 这波,可以碰! 只要语言更好理解,并且片子的内容更艺术化,更好看,具有一定娱乐性的话。 那普通老百姓能看,爱看。 而如果片子的内容又有十分强悍的学术支撑呢? 也可以在学术上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具备双重属性的纪录片,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内容载体。 于是。 李景霖便写出了建议书与申请书。 递交给了大老板。 而这天,老板特意空出了一整天的时间,喊了李景霖来到自己办公室。 待到李景霖到场后,老板笑吟吟的问道。 “怎么?你这是有了更多的想法?” “嗯。” 李景霖凝重的点点头。 “真实的记录,且具备学术性质与娱乐性质,这一块我觉得值得大力推广,起码是做出扶持,《河西走廊》纪录片的影响力便是铁证。” “嗯!没错。” 大老板点点头,旋即问道。 “那你准备的题材是.” “感恩节的火鸡与头皮!”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