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商州赋税  (第2/2页)
r>    李泰论证有理有据。    李世民老脸有些挂不住,反驳道:“咱就算粗疏了点,也不至于像你说的,一窍不通吧?”    听到这个,李泰笑了。    就怕你不问。    “父皇,那儿臣再问你,你毛笔一挥,便免去了商州府今年的赋税。”    “天下十三都护府,一百六十三府,父皇减税的地方应该不少吧?”    李世民对于国事记得清楚,顺口答道:“这两年闹天灾,地里收成都不好,咱也就免了天下一半多的田税吧。”    一半多!    李泰心中苦笑。    根据郭子仪这些日子的调查,大唐十三都护府这两年的灾情,并没有那么严重。    免去一半还多的田税,这其中必然存在着欺瞒、谎报和腐败。    李世民理政虽然殚精竭虑,但他到底只是一个人。    下面一些jianian猾官吏利用皇帝一心为民的心态,谎报灾情,以求税收减免;然后对庶民百姓照常征税,把差额部分中饱私囊……    这种cao作,再常见不过。    “父皇免去这么多税,国库没钱了怎么办?”    李泰询问:“若是地方发生灾祸,朝廷无钱,如何赈灾?”
    “日常的宫殿修葺,各府道路整修,以及架桥、水坝等等工程,从哪里支钱?”    “边镇的军饷,又从哪里来?”    李泰本以为这一连串问题,会把李世民直接问倒。    谁知李世民不以为意,笑道:“娃子,这一点你就不如父皇经验丰富。”    “咱发行了大唐飞钱,朝廷没钱,咱就印钞。”    “虽然印发飞钱,会让物价在一段时间内上涨,特别是用飞钱大量买进的粮草、石料和木材等等。但等过个几年,这些物资的价格就会降下来。”    “庶民百姓吃不饱饭那是天大的事,该减税必须减税!而朝廷财政嘛,通过发行飞钱,支撑几十年没有问题。”    李世民自信满满:“这几十年,朝廷会大力鼓励庶民百姓开开荒地,地越种越多,粮食也就逐年变多。等庶民百姓都能吃饱饭,咱再收足额的税,财政问题也就解决了。”    李泰听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多么朴实的观点啊!    李世民农民出身,理政的重心便也放在种地上面。    他认为只要庶民百姓安分,多种地,能吃饱饭;然后天子攥紧权利,朝廷打贪官,国家便会长治久安。    至于飞钱的滥发,除了直接造成物价上涨,还会间接导致很多社会问题,李世民由于时代局限,显然还认识不到这些。    不过该怼还是要怼!    不怼的李世民没脾气,怎么显出自己的理政才能?    怎么能让李世民心甘情愿禅让?    李泰当即大笑:“父皇,你这没钱就印钞的法子,真是要笑死儿臣!”    “你当真以为大量增发飞钱只是让物价上涨,过几年就会回落?”    “飞钱现在是什么状况,父皇不知道吗?”    “庶民百姓宁愿用铜币,也不愿用大唐飞钱,父皇还以为,飞钱能再撑国库几十年?”    李泰不住摇头:“父皇如此天真,简单化思维理政,而不顾全盘,致使天下承平二十三年,依然如立国之初一样贫弱。所以儿臣以为,父皇治天下,实在一窍不通!”    “你这逆子!”    李世民怒道,“怎么和咱说话的,你……你怎知理政之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