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治国才能更甚孝道  (第1/2页)
    李泰就坐在案牍旁,随手掀开盅盖,看着汤盅内还冒热气的姜汤,不由啧啧两声。    “李治,你真是孝顺啊!”    李泰故意奚落道:“父皇有你这样的儿子,一定很欣慰。”    李治竟没听出李泰的奚落语气,自得道:“李泰,你不思进学,人也顽劣,若是能像为兄一样,践行‘仁、孝’二字,父皇也会欣慰的。”    李泰闻言,忍不住笑了。    他端起汤盅,看了一眼里面姜汤,叹气道:“可惜啊!”    “可惜什么?”    李治疑惑。    “可惜再好的姜汤,也解不了父皇的心疾。”李泰随即翻转手腕,将汤盅内的姜汤全部泼洒在地上,“要这姜汤,又有何用?”    “你……”李治大惊,“你怎么把它倒了?”    随即,李治抓住了盲点,急声问道:“你刚才说父皇有心疾,是什么意思?”    难道父皇得了重病,这一刻,李治着实有点慌。    他还没有被册立为太子呢!    国本未定,父皇可千万不能死。    李泰一看李治的表情,就知道他误会了,纠正道:“父皇的心疾,便是大唐现在存在的种种问题。”    “比如商州府的赋税案。”    “我奉旨监管国事,接触这个案子,才发现里面困难重重,腐败严重。若是处理不好,会动摇大唐的根本。”    “你说这样的大案,不是父皇的心头顽疾吗?”    李治闻言,似乎懂了:“李泰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李泰心中冷笑,依旧道:“‘仁、孝’固然可贵,但在解决大唐根本问题上有什么用呢?”    “就像这碗姜汤,能治好父皇的风寒吗,还不如一济雪莲汤管用。”    李治觉得似乎哪里有问题,但听上去又很有道理。    李泰见李治已经迷糊,加把劲道:“李治,你在父皇面前献殷勤,表演孝道,已经没用了!”    “父皇现在更看重的,是理政理政的能力。”    “待办好赋税案,这太子之位便是本王的,你拿什么和我争?”    李泰起身,将摆放汤盅的圆盘塞到李治手中:“回去吧,将来本王做了皇帝,封你一个亲王,去富庶之地就藩,保你一生富贵。”    这是把早上李治在春和门前对他说的话,原样奉还。    李治直接被忽悠傻了,怔怔地端着圆盘出殿。    嘴里念念有词。    表演孝道,已经没用了。    父皇更看重理政能力……    赋税案……    “对,就是赋税案!”    李治心中豁然开朗,他要马上召见郝处俊、许敬宗等人。    只要抢在李泰前面解决商州赋税案,就能向父皇证今日,他的理政能力比李泰强!    太子之位,还是他的!    李治被李泰一阵忽悠,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他悟了!    他知道了真谛!    父皇为什么突然就不册立他为太子了?    为什么封李泰为秦王,并让对方监管国事,处理商州赋税案?    母妃说,这是父皇对他的考验,看他能不能秉持初心,在面对打击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