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我的纯真年代_第066章 曹子坤道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6章 曹子坤道歉 (第2/2页)

r>    陈景山也不看二人的脸色,直接拿起筷子吃东西,给曹子坤留下思考的时间。

    曹子坤面色纠结,最后一咬牙对着陈景山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陈景山依旧在吃菜,似乎没听到一样,后者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有承诺。

    “那五千块钱我明天送到你店里,但是你的方法没用的话我就不给了。”

    包厢里只有陈景山吃东西的声音,一旁的王海忠也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方法能让一家快要沦为地摊货的店铺重新焕发生机。

    吃的差不多了,陈景山才擦了擦嘴。

    “方法很简单,你那十万块钱是拿不回来了,双月服装厂的服装质量也走不了中高端路线,只能走低端,也就和地摊货差不多。

    你现在有两家店,完全可以全部都卖双月服装厂的衣服,薄利多销,这一两个月的时间能卖多少卖多少,要是以后服装厂倒闭了可就没机会了。”

    “那我能回本吗?”

    曹子坤双眼无力的盯着陈景山,声音有些颤抖,听到双月服装厂有倒闭的可能,他脸色已经开始泛白,额头一滴滴汗水不断地滑落。

    一旁的王海忠听到这话,眼神中也露出一抹异色,看向陈景山的眼神充满了忌惮。

    事到如今,二人之间的恩怨他已经猜出来个大概了。

    “你要是卖得好,还能赚点儿。”

    说完陈景山和王海忠道了别,直接起身走出了包厢,没再去理会曹子坤。

    他之所以给曹子坤支招并且透露了大概的消息,就是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双月服装虽然是个大坑,但动作够快心不黑只走低端路线的话,一两个月时间应该是能回本顺带赚点儿钱的。

    只要大众服装的走低端路线,以后四季春服装专卖店的竞争对手也少了一家,生意能更加红火。

    因为喝了点酒,陈景山并没有连夜赶回去,而是找了个旅馆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中午,陈景山在街道上晃悠,时不时的打量了一眼街道旁边店铺的收银台。

    大部分的店铺都已经装了电脑,开始实施了会员制度,按照时代的发展,陈景山推测下一波就该会有推销员来推销收银设备了。

    不过他只是个粗人,对于技术软件这些东西一窍不通,也不想去抢那一块蛋糕,只要把实体行业搞好了,一辈子也吃穿不愁了。

    “小陈,还有空逛街呢?”

    一个爽朗的声音突然响起。

    陈景山正蹲在路边抽烟,他抬头一看才发现是周海跃和王梅,再看看自己现在的姿势……有点儿尴尬。

    他立马起身,笑着打招呼:“周叔,王阿姨你们也逛街啊?”

    周海跃笑着点了点头,一向和陈景山不对付的王梅这次态度也有所好转,她对着陈景山微微笑了一下。

    “云娜今天中午要回来了,我们去车站接她呢,你要不要一起去,然后到家里吃个饭?”

    周海跃很自然的对陈景山发起了邀请。

    “不用了周叔,云娜有空的话去水田村,我们一样能一起玩儿。”

    陈景山笑着拒绝了,给周海跃发了一支烟,然后从容的离开。

    虽然很想和周云娜见面,但当着人家家长的面泡他女儿……这不太合适。

    看着陈景山走远了,周海跃才猛然一拍脑袋:“坏了,趁这机会应该问问他炸鸡店的事儿,咱们的炸鸡店不是明天就要开业了吗?”

    周海跃皱着眉头看向王梅,抱怨道:“都怪你,一直对人家不冷不热的他才会跑的这么快。”

    “老周,你说这话是不是不想过了?我现在对他的态度已经很好了吧?”

    两口子争论着往汽车站赶去。

    …………

    这边,陈景山还没走几步就收到了周云娜的短信:我回来啦,你在哪儿?

    看着手机上的短信,陈景山回复道:“明天回水田村吗,我带你去看我那已经开始建造、规模庞大的猪场。”

    “那行,我看看明天有没有机会。”

    回到店铺,陈景山看到曹子坤的店铺又打出了新的招牌:全场大甩卖,全部五折抛售,一件不留!

    大众服装店里面的衣服有一半都已经换成了双月服装厂的产品。

    在店里转悠了一圈,陈景山直接骑着摩托车回到了水田村。

    工地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正值中午,工地上的人都有气无力的,甚至有的人这时候才从村子里出来。

    王长贵脸色尴尬的站在陈景山身旁,愤愤不满的说道:“有些人吃饭晚一些,来的就晚了,但有的人看到别人都来晚了,也故意磨磨蹭蹭,这样下去风气可就要带歪了啊。”

    对于这一切陈景山都预测到了,人有时候总会拿身边的人当参照物。

    他认真的看着王长贵,说道:“要不咱们自己做个食堂?”

    工人们一月的工资就已经七百块钱了,开了食堂的话就没有理由再涨工资,并且还能连着平日里外来的司机、工人一起吃下来,对于乡亲们来说也算是额外的福利。

    至于成本,只要对他们好了,他们死心塌地了,每个人多干几分钟,上班稍微用点儿心,成本都能赚回来。

    开个食堂,一箭双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