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尊儒,但别太独 (第2/2页)
法正好感度80,计略天赋 15×2,政略天赋 10×2】 【黄权好感度 5】 【谯周好感度 5】 【伊籍好感度 5】 【刘巴好感度 5】 待刘禅说完,法正带头击节赞叹,而后向刘备拱手道:“恭喜大王,匡扶汉室,后继有人。” “恭喜大王,匡扶汉室,后继有人!”群臣同时拱手相贺。 “呵呵。”老刘乐得已经完全绷不住了,“太子年幼,德薄才浅,尚需诸位辅佐教诲啊,哈哈哈。” 儿子此番平定南中,不仅给他大大长了脸面、得了实惠,而且在文武群臣中的声望日隆,为日后接班砸牢了基础。 这对于整个势力都十分重要,权力交接时最容易出乱子,而有子如此,又有老兄弟们镇在那里,老刘已经完全不担心身后事了。 之后法正又汇报了荆益与汉中的发展情况,曲辕犁在各地的推广大大节约了劳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今年各地无灾无疫,喜获丰收,马上要开始的上计工作,完全可以期待各地交出一个远超过去的成绩。 不仅如此,农耕对人力的占用降低了,也为益州的水利工程建设、炼铁造兵,荆州的战船军械打造,汉中、东三郡的防御工事建设,提供了比以往更加充足的人力。
值得一提的是,调任南郡太守的郝普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与糜芳在任时相比大大不同。 荆州经济、生产在诸葛亮调整过后再度复苏,直到此时关二爷才体会到荆州原本应该有多富庶。 以前想干点什么,糜芳那边都是缺钱、缺粮、缺这缺那。 而如今…… “郝使君,关某欲加造一批艨艟用于cao练,不知以如今荆州之财力物力……” “够。” “郝使君,如今该为士卒准备冬衣了,不知……” “有。” “郝使君……” “没问题。” ……关二爷这辈子都没觉得家底这么富裕过,怎是一个爽字了得,连白头发都停止增加了。 而谈到经济问题,刘禅又开口道:“孤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众人皆闭口不言,认真的盯着刘禅。 “自武帝以来,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后又经郑公玄遍注群经,结束今古文之争,使上下思想得以统一,此事甚善。” 刘禅先定了个调子,表明自己儒家站在一起的坚定立场。 儒家思想虽有自身局限,然在此乱世裨益更多,忠君孝悌思想,道德教化之功都是此时不可替代的。 刘禅既没打算、也没必要逆势而动。 但他需要给如今已现端倪的膨胀、扭曲趋势降降温,踩踩刹车。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勿使并进,孤亦觉如此。”说到这里,刘禅稍稍停顿了一下,“然,虽不可并进,亦不可废。” 群臣并没有多大反应,这是个好的开始。 “农者,立国之本;医者,治病救人;兵者,国之重器;工者,利国利民;商者,通各地有无……此皆善事,不当使其绝道。” 诸葛亮及法正等人点点头,觉得并无不妥。 开了个头之后,刘禅阐述了社会其他工种的重要性。 如果普天之下全都不事生产,咱吃啥?拿啥打仗? 都让人给灭了,还有啥可尊的? 刘禅此番谈话,大发明家诸葛亮自然表示支持,而被王叔和救活的法正,也深感医道之重要。 他俩都同意了,其他人还有啥说的? 最终经老刘拍板,确定了适当提高这些有益于国的人群地位的大方向,从政策、舆论导向两方面保证这些事业的良性发展。 而这次重要的高层会议,也为日后季汉的突飞猛进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