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欲写《西游》,先扬名声 (第3/4页)
!” 王默再次咳嗽一声:“估计没那么快。” 贺之行急了:“那你告诉我,太白金星招安美猴王有没有成功?孙悟空上天庭后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王默笑道:“贺老,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好吧。” 贺之行深吸一口气,这才用一种复杂的声音问道:“这……就是你对着众人说要写的华夏神话故事《西游记》?” “嗯。” 王默应了一声,问道:“贺老您觉得如何?” 贺之行喟叹:“前所未有之精彩,至少前三回的内容便引人入胜,创造了一个有着华夏浓重神话色彩的世界,也创造了一个让人难以忘记的美猴王角色,可谓是字字珠玑。这等小说,至少在我看来相当不错。” 王默笑道:“那就好。” 他心道:不愧是四大名著,只是前三回就将贺之行这样的文坛大咖征服了。 然而很快王默愣了愣。 因为贺之行继续道:“只不过……” 王默连忙追问:“只不过什么?” 贺之行道:“你写的《西游记》理所当然是极好的,尤其是古白话文的形式阅读起来更是十分精炼,言辞到位。但我阅读这样的古白话文没有难度,却不代表普通的民众没有难度。在我看来,若是你将它发表出去,虽然它的故事十分精彩,但阅读门槛却偏高,这对于一部幻想类小说的传播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涉及到国际翻译的时候,翻译师估计会被折磨死。” 王默一听,马上道:“贺老,翻译问题无需担心,其实我已经将《西游记》翻译成了通俗版的英文版。” “哦?” 贺之行道:“那给我看看。” “您稍等。” 王默挂了电话,便以最快的速度将《西游记》第一回的英文版写了出来,然后发给了贺之行。 另外一边。 贺之行早已等得心急,见到王默发来了英文版,马上就打开阅读。 他们这一代的人,能做到教授级别的,英语水平基本上都是顶呱呱,别说普通小说,哪怕是阅读专业英语文献都不在话下。 所以要看英文版《西游记》轻轻松松。 在最开始的时候,贺之行还担心王默翻译的不伦不类。毕竟在他看来,要将古白话文的《西游记》翻译成英文,其难度超过了五颗星。 但是,只是看到开篇的诗句翻译,他就咦了一声。 因为西方是没有华夏律诗的,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翻译成英文后,直接就变成了:白白的太阳从山边降落,黄河流入了海中。 意境全破坏不算,这种文字的直白程度连小学生都不如。这也是为何华夏许多叹为观止的诗词被翻译成外文后,外国人不屑一顾的原因。 因为再好的翻译,也无法将华夏诗词文化翻译得体。 可王默在翻译开篇诗句的时候,却以一种巧妙的形式,将它转变为了西方特色的诗句,不但意境没变,还丝滑无比。 “哎哟,这翻译的真可以。” 贺之行大为赞叹,没想到王默翻译水平如此之高,就凭这几句话便让自己刮目相看。 接着,往下看时,他内心的震撼越来越强烈。 直到看完后。 贺之行感觉自己脑袋中已经掀起了一股风暴。 “这翻译。”
“这水平。” 他长长呼了口气,再次拨通了王默的电话:“小王,这个……英文版真的是你翻译的?” 王默内心没有半点波动:“嗯。” 贺之行顿了顿才道:“要不,你来国家文库,帮助我们干两三年的翻译?” 为何西方文化能被华夏接受,华夏文化却不能被西方接受? 有许多西方媒体说是西方文化比华夏强。 这纯粹就是放狗屁。 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华夏文化太过于高深晦涩,如同诗词一样翻译过去全变味。而西方文化却通俗直白,根本没啥内涵,所以很容易翻译,翻译过来后也很容易被民众接受。 可若是以王默这个翻译水准,只要能将华夏的精髓文学翻译出七八成,那绝对能在西方引起巨大轰动,继而颠覆他们对华夏文学的印象。 倒是王默苦笑。 他也想啊。 可臣妾做不到啊。 一本《西游记》的翻译就消耗了他千万声望,他家底再厚也经不起折腾。 贺之行也知道自己说的不太靠谱,以王默的本事怎么可能屈尊当一个翻译? 他唏嘘两句,这才道:“小王,说实在话这是我见过最棒的翻译文。甚至在我看来,英文版的《西游记》虽然文学性比古白话文差了一点,可它阅读起来却更加的通俗易懂,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趣味性也更强。所以我有一个建议:既然这样,你为何不用华夏文也写一部通俗版的《西游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