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声名大噪!三驾马车来了?! (第3/4页)
,他正准备休息休息。 邮箱叮咚一声。 王默定睛一看,是《书阁》总编梅尔文发来的邮件。 自从《一碗清汤荞麦面》火了以后,梅尔文几乎是每天都在跟王默发消息问好,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想跟王默签下独家撰稿的合同。 但王默全都婉言拒绝。 独家撰稿? 你想的还真美。 不过梅尔文虽然被拒绝,但一点都不沮丧,依然每天热情向王默邀稿,并且给出了不菲的版权费。 因为梅尔文心中明白,西楼这种第一次写短篇便能引起如此巨大反响的人,未来在短篇赛道上的成就绝对不低,现在交好对方有百利而无一害。 更何况,对方还是一名童话大王。万一某一期的月刊没有好的短篇了,刊登一篇童话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王默觉得对方天天这样发邮件也不是个办法。 想了想,便将西楼的Msn号发了过去。 很快,梅尔文便在Msn上发来了验证消息。 刚刚通过。 梅尔文马上就打招呼:“嗨!西楼先生,早上好。” 王默:“梅尔文先生,我这边可是下午。” 梅尔文:“哦,抱歉,没有打扰到您工作吧?” 王默:“没有。” 梅尔文发了个笑脸:“那就好,西楼先生,我今天不是向您约稿的,我是有个好消息想跟您分享一下。” 王默:“请讲。” 梅尔文:“现在已经是五月份,在六月份的时候,我们《书阁》会推出一个半年刊。显然,半年刊的分量会远超月刊。所以现在,我们就已经向短篇界的不少名家发出邀请了。保守估计届时会有超过十位名家来投稿。” 王默心中微动。 但还是问道:“那……您跟我说这个有什么意义?” 梅尔文道:“有!因为不单是我们书阁会推出半月刊。墨海、文学风华两家杂志也会推出半月刊。保守估计,到时候至少有二三十位名家作品出现在三大杂志上。如此一来,造成的影响力远不是五月刊能比的。若是您的作品届时能在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定然会给您带去巨大的热度。 另外,名气只是其一。 其二便是还能竞争一笔丰厚的奖金。” 王默诧异道:“还有奖金?” 梅尔文道:“有!它是我们三大杂志共同跟Ins举办的一次活动。” 王默更奇怪了:“你们三家竞争对手,居然还能合作办活动?” “当然!” 梅尔文语气变得认真:“虽然我们彼此都是竞争关系。可是数十年以来一直都是良心竞争,从未有过各自诋毁、恶意竞争的时候。因为我们三家都知道,在这个互联网为王的社会,我们可以有对立,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必须团结一起才能生存下来。因为我们最大的对手从来不是彼此,而是这个时代的车轮。” 王默听到这话,心中一时间有些莫名触动。 梅尔文继续道:“因为哪怕是强大如诺基亚、佳能等公司,都会因为时代的改变而被社会抛弃。所以我们这些传统文学社如果不想倒闭,关键时刻就必须抱团取暖。 每一年,我们都会联合网媒,推出两次大活动。一次是半年刊,一次是年刊。”
王默听得暗暗点头。 难怪这三大杂志能彼此存活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在其中一家陷入困境的时候,其他两家也并没有联合起来灭掉一家。 原来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唇亡齿寒。 “所以?” “所以在我们三家的六月份半年刊推出后。Ins上将举办一个名为‘上半年最佳短篇’的评选大赛。让读者从全球上半年发表过的所有短篇中,选出前十名。第一名奖金高达五百万美元。第二名三百万,第三名一百万。第四名到第十名都是十万。” 梅尔文的话让王默心中猛跳。 五百万美元! 等同于三千多万华币了! 还真是下了血本。 当然,钱不是最重要的。 王默看中的是这样的活动,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名气。 显然,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到时候他的作品能进入活动前十,那产生的名人效应会比《一碗清汤荞麦面》带来的影响力会大十倍、百倍! 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王默一颗心变得热烈。 这时候。 梅尔文还在说话:“所以现在您知道为何五月份,这么少名家投稿的原因了吧?因为那些顶级的短篇小说家都想将最好的作品留到六月份,以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王默问:“这样的活动,三驾马车会不会也参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