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无遮大会 (第1/2页)
时间很快就到了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的9月底,李续的品级职衔,根据之前的功劳,也升了一级。从原来的从六品忠武校尉,升为正六品的诚信校尉。 他如今在作为东路军元帅的舅舅河间王德格都巴雅尔的身边,担任扈卫官。平时就跟在舅舅身边,随时听令。 他经常要担任舅舅的信使传达很重要的命令给各部将领;当舅舅跟驻军将领开会议事的时候,他就怀抱着那根金鞭,站在舅舅的身后侍立;他手下还有大概300多人,随时跟随舅舅行动,是元帅亲卫扈从队中卫军。等于是中军中的中军,亲卫中的亲卫。 李续这一阵子也算是痛定思痛,他感觉除了上阵杀敌的技能以外,其他方面自己真的是毫无进展,甚至还有退步。原来的温良公子气质,在军营那个大染缸里面,也被消磨殆尽,如今虽然自己尽量克制,但是依旧会时不时地爆出粗口,一副粗野的丘八样子。 然而这一套其实在军队里,尤其跟那些边疆酋长、藩王或者地方上的部落封君接触,那里很适合。这帮人从不讲什么礼节,据说去上都城觐见大汗的时候,为了能表现得优雅得体,他们竟然能憋得满头是汗。 李续发现舅舅德格都巴雅尔跟他们在一起就非常舒坦。除了正常说正事的时候,大家还讲究个尊卑。平时的时候那都是亲昵得快要穿一条裤子了。见了面,舅舅跟他们又是拥抱,又是亲吻,好多很多年不见的老安达。 谈完了军事部署之后,河间王经常不是开席喝酒,就是召开“无遮”大会——不是佛家那种斋戒法会,而是字面意义上的。十几个赤身裸体的粗皮大汉,抱着周围部落进献来的女子,剧中yin乱。李续和众多侍卫们,站在帷帐外面,则尽可能地可能地展现出无动于衷的表情,面冲外,对里面白日宣yin所发出的各种男女欢愉之声充耳不闻,依旧做出侍卫状。 毕竟李续也到了15岁了。身体发育得也差不多了。有些生理上的需求也必然会正常出现。但是这种时候,他总不能跟其他那些藩王侍卫那样丑态百出,甚至有人隔着帐子向里观望,做出各种丑态。 李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背书。 舅舅把他放在身边,可不光是给自己当扈从,还让他跟着学习。另外给了他几本兵书,让他看。其中包括近代有人整理好的《武子》《太白阴经》《虎钤经》《历代兵制》等等。 其中《武子》据说是战国时候,孙武总结的兵书。最是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但是这本书,言简意赅,非常有深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下,都很有意义。所以李续想要把这些兵书,都背下来。一边背诵一边也就慢慢消化和理解了里面的深意。 正好,他们这帮人在里面胡乱的传播着染色体,外面还有数万大军围绕,也不会有什么真的威胁。不如趁这个时候专心背诵。就当清心寡欲大悲咒来念了。 所以当这种时候,李续就会悄悄从怀里拿出准备好的兵书,默默背诵着,默默思考着。你别说,这么一来,周围那些靡靡之音,yin荡之声,竟然都没了。心中只有金铁交加,步履铿锵的回响。 李续的这种行为,被另外一个千户小将,看在了眼里。她非常奇怪,这个年轻人,怎么就有如此的定力,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安心读书。 按照传言,这小子不是个浑不懔一样的兵痞吗?据说还有一个“金鞭阿赫利亚”的诨名。这么看上去跟传说中的不一样啊? 这个人叫做答里,是句容王床兀儿的小儿子。今年只有二十一岁,被派到东路军德格都巴雅尔这边,做个中军千户官。 之前因为李续总是跟着舅舅德格都巴雅尔,所以俩人也就是几面之缘,见了面行个礼,点个头儿,这样的一面之交。连话几乎都没说过。 答里自诩是名将床兀儿的嗣子(以后要继承句容王爵位的儿子),一般是看不起其他人的。尤其是李续这样,据说是军中粗坯,还是个刺儿头儿,被人戏称“阿赫利亚”。那东西答里知道,叫他阿赫利亚,就是骂他是个不自量力的愣头青的。 有元一朝,没人会笑话鄙视你是裙带关系上来的,因为从根源上来说,蒙元的制度就是部落制度发展起来的。所以最朴素的建立稳定可靠团队的方法,就是亲缘裙带关系。 从大蒙古国建立,一直到元朝灭亡,把持朝政的主要大臣们,基本都是最早那一批成吉思汗身边人,或者跟黄金家族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人。所以在这个时候,不会有人认为裙带关系上来的人是可耻的。 当然也只有李续这个家伙在被社会毒打之前,有过这种想法,还好,悬崖勒马,现在他已经改了。 蒙元时期是最看重出身家势、身份地位的。也正是因此,整个蒙元时期都特别讲究“根脚”。那么相反的,不自量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