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创造市场 (第1/2页)
葛城见怪不怪。 反倒是朱高炽看的于心不忍。 太悲苦了。 经济基础决定人类的道德。 只有百姓们富裕了,社会才能安居乐业。 明初社会安定吗? 同比起来算得上安宁。 但是还可以更好。 朱高炽看向众人,声音清脆温和,“你们干一天活,能拿到多少工钱?” 同样的年岁,他穿着华贵的衣裳,而前方的二三十名小孩子,大多光着屁股。 干净和污垢,形成鲜明的对比。 矿工们畏畏缩缩不敢说话,小孩子们胆子大些,其中一名十三四岁,比朱高炽还要小点的少年,鼓足勇气上前一步。 工头小声的呵斥。 “走这么近干什么,脏了贵人的衣裳,看你怎么吃罪的起。” 矿工们露出理所应当的神情,工头说得对,小孩子们不懂规矩,不长点记性,迟早吃苦头。 朱高炽摆了摆手,制止了工头。 “不要乱骂人,咱祖上也是农民,皇帝都是老百姓出身呢,大家都是一家人,不要生疏。” 虽然知道贵人身份不同,但是贵人能说出这种话,矿工们露出感动的眼神。 葛城暗自点点头。 大公子越来越出息。 矿工自古以来是精兵的苗子。 如果不是上位制定了军户的国策,不然很多军队都会从矿工中招收新兵。 一句华而不实的话,就能拉拢矿工们的人心。 通过矿工们的神情,葛诚认为自己应该不要以老眼光来看待大公子。 大公子长大了。 “你靠前说话,你家在哪里?家里几口人,你怎么到矿上来干活了。”朱高炽笑着问道。 “晚们家在良乡。” 一口浓重的本地口音。 晚们是本地汉人说我们的口音,辽东汉人说我们,则说成姆们。 至于姆们有争议,说不是辽东汉人传统口音。 对于这种没有依据的空口白话,朱高炽是无所谓的,也懒得理会。 先不说是不是,只说汉人自古以来就是融会贯通。 几千年前就搞胡服骑射。 真要是对自家有利的,拿来吸收便是。 不过几千年来,周边部落值得汉人拿的东西真不多,反倒是往周边辐射文明。 连寻常布匹盐巴都是抢手货。 古代的朝鲜,日本,割据自立的安南等国,都以中华文明为荣,争先学习。 “你做一天活,能拿到多少工钱?” “大多都是一分钱。” 一分钱,一个月就是三钱银子。 这也太少了吧。 朱高炽虽然不懂柴米油盐,但是他知道,明朝寻常的屠户,一年挣三十两上下。 屠夫的收入不是普通百姓能比,但一年不到四两的银子,低了七倍,虽然是童工,也有点过分。 现在是明初。 百姓的收入高,可不是明末。 明末时期,封建王朝弊端,不但导致百姓的收入降低,物价反而高涨。 工头连忙解释,“东家看他们小可怜,又做不了体力活,所以才派了搅绳索的轻松活,不用下矿井。” “矿工的工钱可不少,大公子不信,尽可以问问他们。” 工头说完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